近日,在那坡县平孟人民法庭的同心调解室内,法庭庭长农群惠熟练切换壮汉双语,正耐心调解着一对夫妻关于子女赡养的纠纷。近年来,那坡县创新打造边境女子巡回法庭,探索“壮语普法、山歌调解、节庆赋能”的特色路径,推动法治宣传从“法律灌输”转向“文化认同”,在传递法治理念中凝聚民族团结共识。
在平孟人民法庭,这支由熟悉壮、汉等多民族语言的女法官、女干警组成的边境女子巡回法庭,专门审理边境地区的家事纠纷等案件。法庭还组建“巾帼普法小分队”深入村寨,3年来举办40余场法治讲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
更具特色的是“山歌调解”模式。平孟人民法庭将法律条文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创作出《幸福花开满边关》等壮语山歌作品,还联合民间歌手组成“山歌调解队”,在调解现场以对唱释法说理,成功化解多起群众纠纷。
每逢“广西三月三”“同歌节”等传统节日,法庭就会摆起“普法小摊”,结合案例开展以案释法,现场解答疑问。近3年来,累计开展民俗节庆普法活动60余场。今年“广西三月三”普法活动中,法庭创新“山歌对唱+法律问答”形式,吸引200余名各族群众参与,现场解答婚姻家庭、边贸纠纷等咨询56件。
“我们身处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司法工作不仅要维护公平正义,更要成为连接各民族群众的纽带。”农群惠说。这支女子巡回法庭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深入边境村屯,让法治精神在边境线上生根开花,书写着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新篇章。
(农小娴 叶毓洲/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