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和老雄见面,是在他的蜈蚣养殖房。他正灰头土脸蹲在房屋的一角给蜈蚣喂食,满地蜈蚣密密麻麻,红色扁平的头,长着一对八字形触角,贴着地面灵敏地左右摆动,引领着棕绿色的细长躯干,在无数只金黄色小脚的划动下,快速地爬来爬去,争相觅食。
看见我,老雄站起身,拍拍手上的糠屑,那手便不知该放哪儿了,整个人中蛊一般立在那儿,一动不动,满脸窘得红里发紫,老半天才僵硬吐出一句话“领导——你来了呐!”那话语不像是通过舌头转动弹发出来的声音,而像是硬生生从喉咙里喷吐出来的一根大鱼刺。村干部老黄赶紧打圆场:“老雄,不用紧张,就当已经喝过两三碗酒了,找找那种感觉。”
“嗨,这样呐?”老雄抬手抹了把额头,嘿嘿笑了几声,话语回到常规的调子上,但仍略显结巴。
听完蜈蚣养殖情况介绍,大伙来到“土茅台”酿造房,20多个大酒缸,列成5个纵队,摆满大半间屋子,满屋的酒香,一浪一浪钻入鼻孔,似乎全世界都已经醉醺醺,给人轻飘飘太空行走般头重脚轻的感觉。酿造房后边,搭了两排宽阔的油毛毡房,房内围了十多个猪栏,每个猪栏里躺着十多头肥猪,全都红眼圈红耳廓,鼓着腮帮翘起鼻子,吹奏着美梦的号角,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看就知道那是酒糟饲料的效果。
老雄执意要留我们吃晚饭,早就听说他挺好客。他说有很多话想和我讲,但不喝两碗,就是讲不出。我调笑说那你刚才提前喝几碗不就行了。老雄赶紧摆手,说那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有天和地的差别!
牛干巴炒花生、香脆小黄豆、干炸河鱼仔、焦煎蜂蛹、春芽配河虾炒蛋……嚯哟,除了一大锅野芭蕉心煮鲜河鱼,全是乡间的下酒菜。三碗酒下肚,老雄思路清晰了,嘴巴讲话也顺畅麻溜了,语速有时甚至还略显过快。在乡村,人们喜欢用碗喝酒,每次放小半碗,一两左右,一口过,如果能喝,也要跟着一口过,千万别推辞,尊重乡亲们的习惯,他们会把你当亲兄弟。
“乡长,你真没官架子,百闻不如一见,过去我还心存怀疑,现在是真信了,大家需要的,就是以我真心换君心,坦诚相见,一切都好说了,事情都好办了。”酒后的老雄,话语竟也文绉绉起来。
老雄话匣子一拉开便一发不可收,像簸箕倒黄豆,一粒不剩全滚落。原来,老雄在外做过购销经营,办过鱼干加工厂,跑过长途运输,几经辗转,忽然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想回村里搞种养,发展乡村产业。目前他正在做的是饲养蜈蚣和熬酒养猪。他说他想把养猪产业搞大,在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谋划,问我在政策方面有没有可扶持的。我告诉他,如果是上规模的种养,能够创建成为种养示范基地,或是能够联农带农,共同富裕,政策上是有扶持的。老雄兴奋的脸上略显绯红,举手拍响大腿,用一声“好”收住话匣。
突然,他又一转话题说,今晚的酒是53度自酿“土茅台”泡牛大力和五加皮,男人喝了力大如牛,一天犁地三五亩,女人喝了温柔贤惠,会把犁地的猛牛驾驭得服服帖帖。
“酒逢知己千杯少,今晚我要和乡长一醉方休。”老雄已是豪气冲天。
2
“咚咚咚……”有人敲门,我没抬头,只习惯性地说了声进来。“乡长好忙啊!”听到一声似曾熟悉的声音,我才抬起头,嗬,是老雄。
老雄瘦了,脸比第一次见面时更黝黑,掐指一算,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已时过大半年了。老雄说:“我今天特意来邀请乡长去看我的跑山猪养殖场建设情况,希望乡长能安排点时间。”
林间管护路狭窄险陡,泥沙路面刚够容纳越野车的四个轮胎,我的心悬到嗓子眼,随着车子上下左右晃悠,荡秋千一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偶尔会有一两头黑猪,狂野地从路坎上蹿到路面,吓我们一跳,还没看清模样,早已奋起四蹄飙向路外,转眼间消失在密林荒草中。
老雄介绍说他租了林场近两万亩山林。这片山林远离村庄,人迹罕至,四周山顶空漏的地方,都已全部修建栅栏围住,老雄说要建一个全县最大的林下养殖基地,专养跑山猪。跑山猪是老雄给他的宝贝们取的名字,就是用纯野公猪与家养母猪杂交繁衍的野一代或野二代或野三代黑猪。不圈养,以放养为主,在林间寻找一些相对平缓的地块,设置多个粮饲投放点,每个投放点以树为柱,搭三五个全开放的铁皮棚,供跑山猪休憩或遮阳避雨。林间沟壑交错,泉水叮咚,葛藤、首乌藤、蒲公英、糯叶藤、倒钩藤、野芋头、野芭蕉树等喜湿植物,沿着山沟沟竞相生长,成为跑山猪上好的天然绿色食品;许多泥沙沉积处,有蚯蚓、千足虫、草鞋虫、螃蟹等小动物活动,跑山猪可以隔三岔五沾荤解馋;那些潮湿的泥沙土,常常被猪鼻子一轮又一轮的翻拱,形成一垄一垄的,就像勤劳人们刚刚翻种的热土一般。坡岭上,以高大的橡树、拐枣树和板栗树为主,还有野柿子、凉粉果树等树种,各种坚果和水果丰富着跑山猪的营养。每天下午五点前都不投食,天一亮,跑山猪就开始三五成群出动晨练,满山转悠,寻找食物,直到夕阳西下,飞鸟归巢,百虫唱晚,霞光漫山时分,它们才哼着歌儿激情四射飞驰归来。
看了第一个粮饲投放点,看了那些跑山归来静卧休憩的黑猪,看了那十多头猪妈妈,我脑里闪出这么一个意念:看起来老实巴交遇见生人口齿就略显笨拙的老雄,内心里可是一点不笨拙啊,他竟然选择这么一个条件优越的地方,开创这样一个不一般的产业,他脑瓜子这么好使,这么善思善谋,灵得很嘛!
随后,在老雄的介绍下,来到一处宽阔平坦地段,刚下车,我便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一片大约三四十亩的空地,被老雄整出几个阶梯式的平台,三栋标准猪舍楼和一栋管理用房,从各个平台上拔地而起,都已到了封顶阶段。几十个工人,有的运料,有的捞浆,有的砌墙,有的刮灰,工地上一片繁忙热闹景象。老雄说:“这里是总部,计划把所有母猪集中到这里圈养,以便提高母猪受孕质量和产仔成活率,仔猪养到30斤左右,再拿到各放养点投放。”
“这是个大动作,资金方面没有多大困难吧?”我问老雄。只见他黝黑的脸上露出几缕微微的笑容,满口自信地说:“讲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但托国家的福,除了自筹部分资金外,前两天信用社还给我们合作社贷款了250万元,乡亲们也看好这个产业,目前已有58户群众愿意把政府贴息的小额信贷,入股到合作社来。”
“对头,什么时候成立的合作社?”我把赞许的目光投向老雄,他似乎感觉到我目光的灼热度,脸在转瞬间被烫红了,话语也变得胆怯而嗫嚅,或许是要表达的话题令他难以启齿:“成立——成立两个多月了,叫圭里大森林生态种养合作社,以后——看有哪些符合政策支持的,还得辛苦乡长多——多关心哦!”
我暗忖:嘿,这老雄,一到关键时刻心口就紧,就言拙意笨。的确,要想做大做强一个上规模的产业,不是一件易事,仅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那是远远不够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滔滔大江,源于千千万万条溪流汇聚。老雄这思路,值得亮灿灿点赞。
3
县里决定在大森林养殖场总部简单举行一个分红仪式。
“老雄,你得穿皮鞋套西装参加分红仪式。”我对老雄说。
“搞不得搞不得,”老雄连连摆手,“书记你那是叫我癞蛤蟆戴斗笠,存心让我出洋相哦,老农民就是老农民,我平时劳动穿啥还穿啥就行。”当时我已转任乡党委书记。
我说老雄你要知道分红仪式与平时劳动不同,这要上县里的电视台,要通过电视宣传促销。待会大家品尝跑山猪肉时,我也要叫记者拍摄大家吃肉的感受,让消费者们明白,为什么跑山猪猪水(生猪)25元一斤,而市场上的猪水才10元一斤。这次你必须要听我的,谁说农民就不能穿西装了?老雄嘟囔着说穿戴和平常不一致,这老感觉让人不自在,就像养这些跑山猪一样,若是让我在投料上作假,使用添加剂催长蒙骗买主,那我是做不到,我就这么个实心眼嘛。
纠结了老半天,老雄才勉强同意我的意见。
28万元现金码满长桌,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老雄像个幸福的新郎,满脸喜色,双眼放光,不停地走去走来忙这忙那。
仪式结束,记者截住老雄,架起摄像机,想请他讲几句。老雄一边摆手一边说:“你们找书记讲,我讲不来,我搞后勤去了。”一溜烟钻向伙房,比跑山猪还快。
4
那天,报社的杨主编亲自带队到圭里大森林养殖基地采访,我一同前往。中午一点到达养殖基地总部,大致了解一下全场养殖情况后,便驱车入林,逐个投放点考察。
正值暮春时节,山川坡岭,洼底沟脚,全部一改残冬遍地褐黄满目萧瑟的境况,变得四野葱茏,生机盎然。陡峭的山峰,像是穿戴着绿色的斗篷披风,一座连一座奔向远方。平缓的坡地和丘峦,恰似身着一袭袭草青色衣裙,在春风里柔曼起舞。我们的车子像绿色帐篷里的一只甲虫,探路一般在窄窄的便道上爬行。动作迅速身体轻快的跑山猪,像是很给老雄面子,不时从山坡上路坎脚蹿向道路,开始是三五头,继而是七八头,它们不像我第一次来时那样怕生,一露面便逃逸得无影无踪,而是跟在车屁股后面,小跑着同向发力。车子慢它们就跟着慢,车子快它们就跟着快,嘴里还哼着几种不同的调子,恰到好处配合着记者们的镜头,就像车模明星们很明显的摆拍似的,有的看起来甚至比摆拍还要配合得默契。
走了两三公里,车后的队伍至少已有一两百头,我说停一下车吧,让记者朋友们感受一下与跑山猪在一起的感觉。
大伙脚刚落地,大大小小的跑山猪便乖巧的围了过来,全都昂起头颅,满脸绽放着天蓬元帅猪八戒一样的笑容,主动迎向记者的摄像机,嘴巴时开时合,混杂的喊叫和歌唱一浪高过一浪,细细辨别,基本上是“咹——嗯,咹——嗯”之声。哈,这不是在说“欢——迎,欢——迎”吗?
记者们又惊又喜,不停抓拍。“老雄,这些猪你都培训过是吧?”杨主编打趣道。老雄故意卖关子,笑着说:“再看几个点你们就知道了。”
下午5时,来到最后一个点。一辆卡车,已经提前停在那儿,车上装有玉米籽、牛皮菜和牧草,卡车周围有几十头猪在稀稀拉拉散步,不时抬头向装有食物的卡车张望。老雄说:“现在给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作场面壮观!”只见他扬手一挥,大喊道:“放——放音乐!”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高亢响起,紧接着,密集的树林里面,一群群跑山猪,四蹄狂奔出林而来,千军万马一般,声音低沉而急促的吼叫着冲向音乐响起的地方,围着卡车嘟嘟嘟争相抢食。大约十多分钟,卡车周围已是黑压压一片,凭眼估,至少也有七八百头。
“大家应该清楚今天为什么总有跑山猪跟在车屁股后面了吧?”老雄说,“跑山猪每天进山能吃半饱以上,我们只在下午5点以后投放一次料,也不给它们全饱,投料目的是让跑山猪懂得回家。”
异常激动的月华编委顾不上吃晚饭,第一时间赶出稿子,《听着音乐长大的跑山猪,你见过吗?》当晚就在媒体平台上发了出来。
几天后,读者江郎的读后感《百折不挠 创业方成》又见诸报纸。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凭着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秉性,通过勤劳双手改变命运,过上小康日子,并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创业是一个百谈不厌的话题,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正是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才终得历经风雨见彩虹……让青春在创业中绽放光彩。”
5
后来,那场席卷全球的瘟疫,给猪族带来了灭顶之灾,大森林合作社的跑山猪家族,也没能逃脱厄运。
县里派出检疫队伍,对跑山猪进行检疫,未感染的,宰杀送冻库储存;已感染的,做无害化深埋处理。乡里也安排工作组,协助老雄开展处置工作。仅一个星期,热热闹闹的大森林养殖基地,顿时寂静下来,草儿蔫头耷脑,树叶懒得飘动,就连那些平时与跑山猪相互唱和的百虫飞鸟,也都敛声屏气,不知藏匿到了什么地方。
大大小小上万头跑山猪,无感染可宰杀冻储的不足千头。处置完瘟猪,办完保险理赔,此时的老雄,与到我办公室时的模样相比,瘦了一圈,但他的眼里,没有半点颓然失意的神情,那目光仍是充满着自信,放射着坚毅。他召集入股群众,给大伙分了红利,还了贷款,并对他们说,往后再发展什么产业,有愿意加入合作的,随时欢迎大家。盘点所有收支,他仍欠信用社300万元贷款。“总体是不亏,场部固定资产两三百万还是值的,只要青山在,不怕不长柴。”老雄对我说。
也有人私下提醒老雄:“猪瘟是天灾,你大可找个借口,耍耍麻赖,让入股农户一起承担些损失。”老雄不以为然,淡淡一笑。
后来,老雄转型养土鸡土鸭,整治屯里的撂荒地种植青饲料养牛。如今,他仍然竭力行走在辛勤创业和逐年还贷的艰难道路上。
作者简介:王文昌,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天峨县人。在《广西文学》《红豆》《当代广西》《广西民族报》《散文诗》《领导月读》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百余篇,诗歌若干,文章入选多种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