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采集露珠》这本书收集了我从2007年到2022年创作的400多首诗。这本诗集的名字源自我对与之同名的诗的喜欢。我的诗歌写作是从大学开始的,上大学前我没想过会写诗,上大学后时间充裕得让我焦虑,是图书馆拯救了我无处安放的灵魂。在图书馆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也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优秀诗歌。不记得是哪一个诗人的诗句触动了我敏感的神经,我萌生了写诗的念头,当时只觉得好玩,写起来竟也顺风顺水。那一年是2007年,博客和论坛正在兴起,我因此在网上结交了一些诗友,彼此的交流、鼓励为我进入诗歌之门按下了快进键,诗歌的发表让我尝到了甜头,写诗便一发不可收拾。2008年到2010年我写得比较多,那时的诗歌大多是靠想象完成,激情喷发,一天都可以写几首。大学毕业后迫于生存压力把诗歌搁浅了,但那些年我没有忘记诗歌,我在冷静中渴望着厚积薄发,时刻准备着重新出发,一直到2017年初我又开始认真写诗,到如今走走停停,偶有一些发表、获奖,有时得意,有时惨淡,有时怀疑,时间教会我安静下来,成为一个好诗人需要不断学习和沉淀,需要更内敛、克制和真诚。
走上写诗这条路,仿佛是天注定的。我性格羞涩,内心敏感,不善言谈,但喜欢幻想、独处,内心世界丰富,又有很强的表达欲。我通过写诗的方式与这个世界进行沟通,我尝试着,努力着,诗歌慢慢理解了我,成全了我。可以说性格决定了我走这一条路。
写诗也是我和自己和解的一种方式。纷繁复杂的世界常常让我无所适从,我选择摊开一张白纸埋头写诗,我在诗中看到内心被遮蔽的那一片旷野和风景,也遇到了另一个我,她平静、慈悲,内心宽广,我们相谈甚欢。是的,我和自己达成了和解,是诗歌缝合了我和世界那道罅隙。当我的诗落在白纸上时我才感到踏实和平静,黑色的诗行落在白纸上,如同黑白相间的琴键,我听到了美妙的琴音在纸上弥漫。写诗让我获得内心的平静,我不停地写诗,也在每一份诗意中享受内心的孤独。
写诗是心灵的一次真诚吐露。写诗我是认真的,但我曾经缺乏坦诚的勇气,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不敢打开内心隐秘的角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像被施了咒语一样,生活的欺骗和命运的捉弄让我变得麻木,很多时候我对这样的生活避而不谈,刻意掩饰内心真实的感情。曾经我不愿接受这样的人生,不愿接受在车窗后流泪的自己,不愿让人看到我的不堪,我把自己封闭起来,但越是这样,我越加痛苦、焦虑和自欺欺人。生活有诸多的不完美,人也有很多缺陷,我应该诚实地面对自己,坦然面对一切不幸,做真实的自己,写忠于内心的文字。余生,我不再对痛苦躲躲藏藏、畏畏缩缩,摘下面具,活出真实的自我,做一个真诚的人,做一个诚实的写作者。
这方面对我影响比较深的人是父母,父亲教会我做人要老老实实、诚实守信、纯朴善良。母亲也是真诚善良的人,从小到大,我很少听她说过违心的话。她总是那么真诚自然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从不遮遮掩掩什么,幸和不幸她都大大方方地承受着,坦坦荡荡地为人处世,她和人的交流是那么真诚友善,所以村里人都愿意和她谈心交心。作为一个诗人,无论生活给予你什么,你都敢于真诚地表达自己,用心发现并感悟生活中那些细微而平凡的美好。因为诗,无论生活给予你怎样的痛苦,你仍相信美好的存在,把诗变成一束光,温暖自己,也照亮别人。
我的诗歌是滞后的,我的诗歌写作是不停地返回,不停地后退。我更像是诗歌里的小孩,用小孩那天真而纯净的目光审视世界,只有这样我才能找回沉淀在生命里的那份真挚感情。很多时候我是在回忆里写诗,写童年和村庄的记忆,我行走在记忆深处的丛林里,沿着每一条可能的路回到我的村庄,如同我又一次在这里出生、成长,我又重新认识了她。对于故乡,我爱恨交加,一方面她的穷困和世俗让我想要逃离她,我想永远地挣脱她,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但我是懦弱的,像父亲那样无法挣脱故乡的引力;一方面我又是那么爱她,爱土地上难以割舍的感情和事物,爱她的给予和温暖。多次回到故乡后我才重新认识了她。一次秋收时节,家里正在收割水稻,告别了十多年的田间劳作后,我又重新拿起镰刀,戴着草帽,感受着曾经的农田生活,当脚踩在柔软的泥土上我不再感到当初的心酸,却有了一种回归土地的神圣,土地的味道就这样扑打在我身上,我豁然开朗:我对家乡已经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或者说是谅解。
可以说,曾经艰辛的农村生活经历深深影响了我,也教会了我悲悯和善良,让我的笔一直指向底层人民的生活,他们的遭遇让我感同身受,应该把活着的尊严和诗的光芒还给他们。关注那些卑微和细微的事物也是我写作的动力之一。
另外一个是善于思考。海德格尔说过“诗即是思”。我对此深以为然,诗歌是思考的结晶,是思考之树长出的花朵和浆果,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写作者。我热爱乡村生活,喜欢自然,尤其喜欢在丛林和河边行走,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天赋和灵气,人应该和自然融为一体。我常常在林中河边逗留,缓慢地凝视,一坐就是很久,我享受这样的时刻,感受自然之境,也陷入沉思,它带我走入一些更悠远的思考和想象。寂静的自然给了我思考的空间,就是在这样行走的路上我遇见了一首首诗,我喜欢这样缓慢的行走和遇见。
写诗不是一味地埋头创作,而是要停下来思考、反思。一个会思考的诗人不落窠臼,一个会思考的诗人不人云亦云,一个会思考的诗人善于挖掘更深层的东西,创造出新奇而深刻的东西。一个会思考的诗人是有个性的,他不随波逐流,他享受孤独的时间,他享受思考的旅程,他的思想有不同于常人的光芒,他总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让人惊喜的深刻的充满思辨的作品,他独特的角度和构思赋予诗歌奇特的瀑布,给那些看惯了小河小流的人以巨大的心灵震撼和视觉的冲击、享受。对于一个会思考的诗人,他的语言也是奇特的、鲜活的,这让他的诗有更多的分辨力,不会同质化,即使是同一题材,他也知道如何处理让它变得与众不同。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总会在作品里留下思考的痕迹。读一首好诗时,你不只是读他的语言和感情,更是在读他的思想。思想就是思考的产物,品一首诗也是在品一个诗人的思辨之境,也就是他营造的思想境界。
思考是退后一步,海阔天空;也是往前一步,柳暗花明。为了写更好的诗,你需要比别人多走一步,这一步也是你和别人拉开距离的“思考”。无论何时,不要停止思考,思考就会遇见不同的风景。做一个善于思考的诗人我还需要不停地学习、修炼。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在诗歌写作路上缓慢开窍的人,我需要真挚的写作,还需要不停打开我的思考,拓宽思想的版图。一块不会思考的石头只是一块石头,一颗会思考的石头是一尊让人膜拜的雕像。
我相信,光芒在你思考那一瞬间呈现,当你思考,那深邃的思想就在你头上闪烁。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很多东西不会长久地与你相伴,生命总是充满了各种遗憾、无常、变故,比如时间的流逝、身体的病痛、亲人的离去等,我们将被困在更多的黑房子里,恐惧、痛苦和焦虑必定无数次袭击我们,我肯定诗歌就是我手握的平静之物。如果有一天我失去所有,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面对所有孤独、恐惧和痛苦,起码我还拥有诗歌。这平静之物,是我的精神信念所在,我将在诗歌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它能带我抵达平静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