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作为深圳市对口协作县,通过深百协作机制将区域协调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形成了“产业共融、文化共兴、民生共惠、治理共抓”的实践路径,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典范。
经济协作,以产业共融夯实共同体物质基础。产业链协同升级。深百协作通过资金、技术、市场资源的注入,推动田东芒果、甘蔗、生猪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例如深圳企业投资建设芒果自动分选生产线和冷链物流中心,延伸产业链并提升附加值;引入“圳品”认证标准,推动芒果、生姜等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2023年,田东芒果综合产值达192亿元,带动超10万农户增收。2024年,田东县GDP达91.9亿元(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4%。村企联建激活集体经济。依托深百协作资金,田东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综合仓储中心等示范项目,整合40个村资金建设农资农机仓库,带动每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元以上。同时,通过“联农带农富民”机制,2023年,全县17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达1724.58万元。
文化交融,以情感共鸣凝聚共同体精神纽带。非遗与红色文化传承。深百协作支持田东挖掘壮族嘹歌、瑶族金锣舞等非遗资源,打造“一镇一节”民俗品牌(如布努节沉浸式体验、龙舟赛5G直播),年均吸引游客130万人次。同时,修复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等红色遗址,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路线,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各族群众共同的历史记忆。数字赋能文化传播。利用VR技术还原传统节庆场景,开发“民族文化数字图谱”,并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推广非遗技艺,使壮锦、瑶绣等文化产品“破圈”传播,带动文创年产值超500万元。
民生共惠,以共享发展增进共同体认同。劳务协作促进就业。深圳坪山区与田东共建劳务协作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行动”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超1500人。通过“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培训项目,累计帮助3000余名各族群众实现跨省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500元以上。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入深圳教育、医疗资源,建设田东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开展“组团式”支教;推动县人民医院与深圳医院结对,通过远程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惠及12954名脱贫人口。
治理共抓,以制度创新保障共同体长效发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推行“田间协商”模式,解决农田灌溉、饮水安全等民生问题33件;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实施“互嵌式发展计划”,完善流动人口服务机制,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政策协同长效赋能。深百协作将民族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叠加,如对田东特色产业实行税收奖励、用地优惠,设立人才安居工程吸引高层次人才,2020年以来,累计落实帮扶资金超56亿元。
田东县通过深百协作实现了“三个转化”:将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资源转化,引入东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技术转化,以文化互鉴、民生共享筑牢心理认同的情感转化。这一模式为民族地区破解发展不平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深百协作向“飞地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拓展,田东将进一步发挥“中国芒果之乡”品牌效应,深化东西部产业链协作,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