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忻城蓝家屯:“三轮驱动” 促进乡村建设
罗城:90后“鸡司令”的创业路
桂平:荔枝成为民族团结幸福果
融水:青瓜冬瓜齐飘香 拓宽村民致富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罗城:90后“鸡司令”的创业路

▲ 廖成坡正在喂鸡。
 

盛夏时节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兼爱乡洞杭村,绿树掩映,一群悠然觅食的五黑鸡成为山间灵动的风景。

“我们养的鸡是黑羽、黑皮、黑肉,以及它的内脏、骨头都是黑的,产的鸡蛋是绿壳的,所以叫五黑一绿鸡,具有口感好、营养足的特点。”养鸡场的主人廖成坡看着鸡群说道。他是一位90后创业青年,回到家乡养殖原生态土鸡,并通过网络平台宣推家乡的原生态农产品,在视频中立志要“打造高山散养的纯正土鸡和土鸡蛋。”

回乡前,廖成坡在柳州一家螺蛳粉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可观的收入并未让他找到归属感。当他发现身边的朋友都特别注重健康饮食,市场上却很难买到货真价实的好产品时,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刚好国家也在鼓励咱们年轻人返乡创业,我就想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回来闯一闯,既可以在照顾家人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事业,还能把真正健康的农产品带给更多人。”2023年,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利用当地良好的山林生态资源,开启生态养鸡之路。

创业初期,廖成坡面临重重困难。“当时创业启动资金缺口很大,幸好申请到了一笔创业贷款,才解决了资金难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减轻了他的负担,解决了燃眉之急。在技术上他表示自己完全是个门外汉:“刚开始鸡群经常生病,死亡率很高,后来我买了很多养殖方面的书籍,白天在鸡场干活,晚上回来就看书学习,还参加了政府组织的一些养殖技术培训课程,慢慢地积累技术和经验。”

如今养鸡场逐渐步入了正轨,现存栏量达到1000只左右,鸡肉和鸡蛋的品质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为了保证鸡和鸡蛋的品质,他坚持“山林散养+纯粮喂养”的养殖模式,让鸡群每天在林间自由觅食,再搭配玉米、豆粕、青菜、牧草等天然饲料喂养,“土气”十足。

但好产品也需要好销路。廖成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大山。除了线下销售,他借助网络平台宣传五黑鸡和土鸡蛋,用短视频记录养鸡日常。透过镜头,大家能看到鸡群在山林里自由觅食的日常,看到每颗鸡蛋从鸡窝到包装的全过程。近期,廖成坡开始尝试网络平台销售。但是洞杭村山路崎岖,交通相对闭塞,物流发货比较困难,网络平台销售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谈及未来规划,廖成坡充满信心与期待:“接下来打算扩建鸡舍,把存栏量提升至 3000 只,进一步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希望能把五黑鸡和绿壳鸡蛋打造成罗城的特色名片,让家乡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廖成坡经常通过短视频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养鸡日常,在他看来,乡村亦是年轻人逐梦的广阔舞台,返乡创业既能锻炼自身能力,又能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专心养好每一只鸡,打造一枚人人都能放心吃的土鸡蛋,走出一条原生态土鸡养殖的致富路,这就是我的愿望。”廖成坡满怀期待。

得益于政府鼓励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的好政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哺桑梓,昔日冷清的村庄逐渐热闹起来。近年来,兼爱乡通过设立返乡人才就业服务专窗,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落实落细关于支持返乡入乡和创业就业的各项财政补贴、税费减免、金融信贷、用地保障等优惠政策,为返乡就业创业的青年铺就了一条畅通的“归乡路”。

(覃义琛 银雪波 刘宇黎 覃何暖/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