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族宗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融安“石榴籽一家亲”
灵山深化运河建设“三交”实践
田林互嵌式社区里的共融画卷
专题宣传“走新”更“走心”
七星区“三维发力” 筑牢团结根基
秋季征兵体检把好优质兵员第一关
融产业 兴文化 强治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5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产业 兴文化 强治理

 

油茶技艺培训课堂开进合作社、“红军村”红色教育浸润各族群众、乡贤调解团活跃村屯一线……近年来,凤山县长洲镇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产业共荣、文化共融、治理共享”的特色发展新路径。

依托本地资源发展油茶、桑蚕、八角等特色农业。举办技术培训28场,惠及各族群众3500余人次。推广“一地多收”模式,冬闲田种粮油超万亩,复合种植2000余亩。目前全镇合作社达29家,油茶、八角种植面积分别突破10万亩、5万亩。1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其中1个突破50万元。3年落地项目275个、总投资23.5亿元,让各族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该镇以文体活动搭建交流平台。2025年春节、“广西三月三” 等节日期间,开展文艺演出、邻里互动等活动30余场,各族群众在欢笑中增进情谊。今年3月,该镇获评广西“歌谣传承之镇”,百乐村八龙寨获“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深挖红色资源,5个市级“红军村”成为各族群众共忆初心的教育基地,文化认同持续增强。

构建“德治+法治”双轨治理模式。以“德治”厚植民族团结根基。修订村规民约,通过墙绘倡导文明。3年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300余场,评选先进典型130余个;以“法治”深化“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构建“支部+党员能人+网格员”体系,42名乡贤和“法律明白人”参与治理,3年调处纠纷20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民族团结筑牢和谐屏障。(龙圣亿 李世丰)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