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桂黔交界大山深处的乌英苗寨为样本创作的报告文学《新声》,正式推出英、韩、越、印尼、老挝等多语种版本对外发行,向世界讲述中国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这部由侗族作家杨仕芳创作的作品,以乌英苗寨的真实蜕变为切口,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
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屯共145户700余人,户籍分属广西和贵州两省(区),两地居民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式发展格局。2020年,在自治区民宗委、水利厅等单位及贵州省协同支持下,这座传统村落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苗寨不断发生新变化。
2023年,杨仕芳在深入桂黔交界大山深处的乌英苗寨采访过程中,被民族地区群众自强自立的精神深深打动,在广西教育出版社协助下,出版了报告文学作品《新声》。作品记载了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各方支持苗寨妇女学习普通话、共同团结奋斗的经历。从2020年3月开始,乌英苗寨开办“我教妈妈讲普通话”培训班,为乌英苗寨的妇女提供普通话、舞蹈、音乐等培训课程。苗寨妇女在1300余天里完成从语言学习到文化传承的跨越:从最初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到如今能朗诵诗词、记录生活,不仅带动苗寨移风易俗、产业发展,还积极传播亮布、芦笙等民族文化。
据悉,《新声》日文版、俄文版、哈萨克斯坦文版正准备陆续出版,持续扩大“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的影响面。(胡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