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
3上一版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四抓四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富川麦岭镇:以“五力”为抓手建好 “五个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田林:着眼“四维同心圆”打造 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5年6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林:着眼“四维同心圆”打造 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式

□ 罗 莹
 

近年来,田林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思想、情感、利益、治理“四维同心圆”,奋力打造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式,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建大宣讲格局,绘就“思想同心圆”。该县立足“两个结合”理论创新实践,构建覆盖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统战成员的立体化思想引领体系。深化党员干部铸魂工程。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校主体班次、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必修内容,推动党建、统战同向发力,不断完善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机制。持续扩大国民教育。创新“双语党课”“乡村夜话”“文艺展演”等宣讲形式,2024年开展巡回宣讲286场次,覆盖群众4.2万人次;建立全媒体矩阵,日均发表各民族“三交”、聚力建设“五个家园”相关报道近10篇,广泛扩大共同思想基础;推进全县中小学“六个一”主题教育实现全覆盖,各族青少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通过开展“民营企业家活动日”“万企兴万村”、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12期,以活动为桥不断凝聚各界人士向心力。

深耕文化浸润,织密“情感同心圆”。该县紧扣增进文化认同核心任务,以丰富生活、连接情感为目标,让民族文化“活起来、响起来、传下去”。盘活文化资源。打造“壮剧艺术节”“祭瑶娘”“瑶族刺绣”“定安销正月”等民族文化品牌,依托壮剧艺术节等各类民俗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三交”,深化群众情感连接。唱响文化品牌。通过出台北路壮剧专项扶持资金、落实村村有戏台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激发非遗活力,鼓励创作出了壮剧《一双布鞋》等以新时代内容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剧目20余部。其中,田林壮剧艺术节主题微电影《执扇芳华》荣获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非遗《平山木柄瑶铜鼓之同乐舞》亮相2025年蛇年春晚。实施“家乡记忆工程”。编纂出版《瑶娘祭》等田林民族文化系列丛书;建成非遗展示馆、壮剧传承基地等文化阵地23个,培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名;创新“非遗进校园”“民族文化双语课堂”“非遗少年说”等教育载体,近3年培养青少年传承人386名。多措并举打造民族文化发展矩阵,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及家乡记忆。

强化发展惠民,夯实“利益同心圆”。该县聚焦各民族共同现代化目标,秉承“经济强、百姓富、家乡美”理念,探索“多点成面”全域经济发展路径。聚力产业转型升级。乘改革“东风”,建成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田林产业园。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领导常态化开展招商引资等举措,新型铝等“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148亿元,推动工业增长40%,为全县GDP增速领跑百色、跻身广西前列加速。深化特色产业培育。建立“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机制,打造“金色油茶”、“云上八渡笋”、瑶族刺绣、林下灵芝等特色产业。2024年林下灵芝产收近600万元,食用菌产值超180万元。全县各类特色产业带动2.3万少数民族群众人均增收2200元。狠抓三农发展。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职业技术培训等举措强化民生保障。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4+1+2”工作机制,做实做细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2024年累计纳入监测对象1443户5282人,消除风险817户近3000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建设11个示范村、42个提升村,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耕地补贴、产业奖补等政策,全县完成各项粮食种植指标。

推进共治共享,筑牢“治理同心圆”。该县依托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并驱提升治理效能,形成了各民族共居共乐、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优化调解机制。近年来,创新建立“一约四会”长效机制、“寨老议事”等民间调解模式,通过健全法律援助、网格化管理机制、组建14支“双语调解队”等措施,成功化解跨民族纠纷1200余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实施“互嵌式融居计划”,在社区创新开展留守“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每年定期开展剪发、健康义诊等“微服务”、重阳节敬老等“微活动”10余场次,打造平安幸福“石榴籽”社区。聚焦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公安、卫健、司法、教育等职能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坚持点面结合,聚焦易发多发治安问题,常态开展社会面大清查和安全教育宣传,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田林提供有力保障。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