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宁明:保护花山岩画 传承文化血脉
龙胜:搭新台 唱好戏
田东:以民俗文化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罗城:感受科技魅力 欢乐度过“六一”
环江:文化传承润童心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6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东:以民俗文化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近年来,田东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挖掘各乡镇的特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一镇一节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品牌,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红色土地上绚丽绽放。

田东县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创新打造一镇一节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将民族文化谱写成激昂奋进、和谐共融的动人乐章。全县10个乡镇因地制宜,深挖民族文化富矿,实现“月月有活动、镇镇有特色、人人共参与”的生动局面。通过“民俗文化+”模式,让民族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生机,走出一条文化润心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特色路径,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时全县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基因库,精心梳理壮族嘹歌、排歌、侬歌,瑶族金锣舞、唢呐,蔗园山歌、舞龙舞狮、致力于传承与弘扬民间戏曲以及手工刺绣等多元民族文化。通过民俗文化活动特色平台,融合“演艺”“赛事”“研学”模式,将古老艺术引入现代生活。平马镇龙舟文化节将壮族传统龙舟竞渡与现代体育赛事结合,搭配壮族歌舞演艺,让人们在感受体育激情的同时,深度领略壮族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朔良镇百灵歌圩节则通过嘹歌演唱赛事,让游客深入了解壮族嘹歌文化。这些举措不仅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重焕生机,还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推动了当地文化繁荣与社会和谐稳定。

“民俗文化+”品牌撬动文旅融合杠杆,形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良性循环。全县10个乡镇每年举办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周边民宿入住率增长35%,特色农产品销售增长48%,文创产品年产值超500万元。同时全县建立经济服务专班,推出特色产业培育计划,打造了5个特色产业园、1个新能源基地。2024年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2.01%、13.05%,带动上万名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与此同时,全县依托民俗文化活动平台,创新构建民族团结机制,打造“回娘家”“民族团结长桌宴”等一系列群众性活动品牌,成为各族群众情感交融、文化互鉴的重要纽带。在各个节庆现场,精心设置的民族文化展示角热闹非凡,壮族七里刺绣与瑶绣的技艺切磋交流,山歌与唢呐的跨界融合创作,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碰撞出别样的火花。作登瑶族乡的布努节更是别出心裁,推出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瑶绣制作,学习金锣舞,让非遗文化从抽象概念变得可观、可感、真切可触。别具特色的“石榴籽文艺活动队”,将民族团结故事编成壮剧、排歌等巡演,获得广泛好评。

另一方面,各节庆活动充分利用数字平台,运用VR技术还原传统场景,开发“民族文化数字图谱”。平马镇龙舟赛引入5G直播技术,实现360度全景观看;义圩镇七里彩调节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对歌”的新颖形式,吸引大批观众,线上线下互动热烈,让七里彩调这一文化瑰宝得以广泛传播。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模式,带动芒果、圣女果、香米、香油等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3亿元。数字技术的加持,让传统文化突破时空界限,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的田东,春有傩戏祈福纳祥,夏有龙舟劈波斩浪,秋有嘹歌响彻云霄,冬有瑶乡金锣震天。一个个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如同跃动的音符,在民族团结进步交响曲中奏响时代华章,谱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美画卷。

(姚敦波 周章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