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梧州市博物馆: 彰显“铸牢”责任与担当
宁明:文化盛宴激活乡村活力
八步区:多彩非遗进校园
罗城东门镇:农家书屋育新风
龙胜:龙脊古树茶祭茶节精彩启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步区:多彩非遗进校园

 

近年来,贺州市八步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多元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各学校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成立非遗社团、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剪纸、壮族舞火猫、瑶族长鼓舞、采茶调等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活动,着力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让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熠熠生辉。

八步区积极以多媒体平台扩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充分利用“广西三月三”等民族节庆系列活动的契机,聚焦非遗文化,广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注重活动的延展性,增进学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团(队)会、校园广播等载体,为学生打造了解非遗文化的窗口,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特色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贺街镇龙扬小学、黄洞瑶族乡民族学校、步头镇中心学校把长鼓舞、竹竿舞等舞蹈以及打陀螺、抛绣球等项目纳入校园文体活动,这些带有浓郁传统体育文化气息的活动项目颇受学生的欢迎,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同时,八步区积极建立平台阵地,创新课堂模式。在各中小学校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基地,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艺术节、社团课等平台载体,开设与非遗项目相关的兴趣课程,鼓励学生参与非遗文化节目展示等活动,提升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八步区城东实验小学结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深入挖掘非遗项目,与课后延时服务、兴趣社团相结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开学第一课,让课程生动有趣,打造了瑶绣非遗展区、剪纸非遗传承室,在教学楼走廊楼梯集中展示56个民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节日庆典等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魅力。

另一方面,八步区努力培养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作用,建立健全非遗人才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发挥专业特长,有序开展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南乡镇中心小学开设“舞火猫”传承班,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校开展现场培训、实践教学,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实现知识普及与技艺教学相长。贺街镇中心学校成立了采茶戏培训班,聘请贺街采茶戏民间艺术家、采茶戏非遗传承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每周到学校上两节社团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了解中国特色戏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八步区将持续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将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廖益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