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族宗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周霞:倾心绘就“骑楼城里石榴红”多彩画卷
天等启动全民阅读行动
香粉乡开展石榴籽读书分享会活动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赴富川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调研
平果市以嘹歌文化赋能民族团结实践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果市以嘹歌文化赋能民族团结实践

 

近年来,平果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国家级非遗壮族嘹歌创造性转化为民族团结“黏合剂”,探索民族文化赋能民族团结新实践。

文化传承,嘹歌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平果市深挖嘹歌群众基础优势,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创新打造“十二天籁·壮族嘹歌”文明实践品牌,定期举办歌圩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编入歌词,形成“宣、讲、评、帮、乐、庆”六位一体实践模式。2023年以来,全市开展主题歌圩360余场,覆盖群众10万人次。

教育实践,嘹歌从校园到社区的全域浸润。在校园开展“石榴籽一家亲”“56个民族一家亲”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将多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日常教育,让民族团结意识入脑入心。社区层面,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红色主题公园等场所,打造党建文化长廊,结合“广西三月三”等节庆开展邻里互助活动,推动共同体理念深入家庭、扎根基层。

社会治理,嘹歌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平果市将嘹歌文化与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组建“哈嘹调解队”,以嘹歌传唱、拉家常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累计调处纠纷2560件;编写70余首法治嘹歌,利用抖音等新媒体传播,覆盖群众2.3万人,形成“呗侬说法”“圩日普法”等特色普法模式;组织开展嘹歌“唱清廉”活动,将廉洁文化融入民俗节庆,弘扬崇清尚廉的社会风尚。

通过嘹歌文化的多维融合,平果市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3个,其中自治区级7个、百色市级36个,建成同心文化载体12个,打造“平果欢乐朋友季”“达努民俗文化节”等民族文化品牌,以示范引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高质量发展中常开长盛。(李江兰)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