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罗城古金村驻村第一书记的精彩篇章
融水:苗山群众备种备耕
大新县德天村:景区搭台促发展 民族团结共繁荣
环江:特色产业“挑大梁”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新县德天村:景区搭台促发展 民族团结共繁荣

 

今年春节期间,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热闹非凡,壮族歌手高亢的高腔山歌、特色的舞狮表演在德天景区牌坊前精彩上演,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狮,引得游客和村民们阵阵喝彩。与此同时,德天村的农家乐、民宿生意火爆,村民们热情地招呼着八方来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德天村,正以独特的景区优势为引擎,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绘就一幅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动人画卷。

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隔河相望、山水相连,风景如画,是著名的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德天瀑布和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所在地。德天村先后获评“全国旅游重点乡村”“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曾经,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德天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滞后,村民们大多依靠传统农业为生,收入微薄。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德天瀑布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德天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为了抓住这一机遇,德天村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公司 + 村集体 + 边民”的发展模式,将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村集体通过整合土地、房屋等资源,与景区开发企业合作,参与景区的旅游项目运营。同时,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房屋出租、劳动力参与等形式,加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实现多方共赢。德天村正迅速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竞相“打卡”的旅游胜地,也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各地各族的游客在山水相逢间,以欢声笑语为丝线,编织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斑斓锦卷。2024年,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接待游客223.38万人次。

在发展过程中,德天村始终将民族团结放在首位。村里居住着壮、汉、瑶等多个民族。大家虽然民族不同、风俗习惯各异,但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亲如一家。壮族村民凭借对当地文化的深入了解,为游客表演壮族山歌、舞蹈等传统节目,展示壮族的民俗风情;汉族村民则利用自身的商业经验,经营起了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项目,为游客提供优质的食宿体验。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为德天村的旅游发展贡献力量。据统计,2024年德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67 万元,同比增长了26.4%。

随着德天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攀升,也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村民吕大明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如今,他回到村里,在景区附近开了一家农家乐,生意十分红火。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既能照顾家人,又能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真是太好了!”吕大明高兴地说。像吕大明这样返乡创业的边民还有很多,他们的回归不仅为德天村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德天村还注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村里举办“广西三月三”、侬峒节、“元春节”等民族文化活动,让年轻一代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成为德天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亮点。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感情更加深厚,民族团结的氛围也更加浓郁。

如今的德天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和民族团结示范村。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各民族之间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梁桂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