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
3上一版
 
浅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必然”
马山:“六项举措”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5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山:“六项举措”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 窦大全
 

2024年,马山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融”的理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通过“六项举措”,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共享“五个家园”,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不断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增进文化认同,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首课机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重要学习内容。2024年县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集中研讨会5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永州镇“星火燎原”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邀请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领导到该县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坛,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模范人物等开展铸牢主题宣讲活动,全年累计受众超1.73万人次。举办“春到红旗湖·幸福嘹嘹啰”“村晚”“广西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民俗文体活动、文化旅游美食节、“绿城歌台”民歌湖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戏曲进乡村”“送戏下基层”“戏曲进校园”文化惠民及“推普乡村行”推普活动、“典耀中华”主题读书系列活动。建立壮族会鼓、三声部民歌、打扁担舞“马山文化三宝”非遗教育基地,39所中小学开设非遗教学课程,组织“马山文化三宝”参加贵州省台江县台盘“六月六”(村BA)传统篮球赛事、《非遗里的中国》节目录制等活动。全年举办各种文体交流活动130多场次,线上线下累计观看近500万人次,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助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2024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2.26万亩,粮食产量19.6万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累计打造制种基地65个,建成马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2024年杂交玉米、水稻制种总面积达4.5万亩,杂交玉米制种面积继续领跑全区,玉米制种基地单产干籽粒最高达382公斤/亩。马山县现代种业成功入选广西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以现代种业驱动功能型养生稻米、长寿玉米、马山黑山羊、金银花等一批绿色康养食品全产业链升级。深化与科研院校(所)、头部企业多元合作,成立广西—东盟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新建成3个种业生产全过程数字化基地,以“数字种业”为切入点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名单。持续培育发展支撑产业,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2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88亿元;强化县处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工作机制,推动落实重大项目55个,实现年度投资22.71亿元;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县领导率队招商16次,累计对接企业超80家,累计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0多个,新签约区外项目8个,投资总额25.47亿元,完成投资额5.35亿元;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6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弄拉、水锦顺庄、小都百等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马山县红糖文化产业示范园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弄拉自然保护区入选全国十大大暑节气生态文旅品牌,乔老河乡村旅游体育休闲精品线路入选“2024广西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024年,全县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约525万人次,同比增长9.7%,实现旅游收入约38亿元,同比增长9.5%。持续开展商贸促消费活动,实现农特产品消费帮扶7227.31万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销往广东的农特产品达6750万元。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保障得到持续强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共建共享守望相助和谐家园。以开展旅游文化体育赛节活动为抓手,圆满完成2024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马山赛段)、2024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广西马山站)等赛事活动,成功举办环广西世巡赛“皇后赛段”爬坡挑战赛、奔向未来——马山最美“村跑”、马山县第二十八届“白岫杯”篮球赛暨2024年春节篮球运动会、广西万村篮球赛暨社区运动会马山县级赛等38个县级以上体育活动。组织“飞越彩虹福马壮族童声合唱团”赴福田区,与深圳、香港、澳门等地各族青少年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在“春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期间举办壮族会鼓、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及山歌表演、文艺演出、非遗展演、传统美食制作、书画摄影展等民俗文体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开展“暖冬行动”、垃圾分类、环境卫生、文明创建、交通、禁毒、防溺水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76场次,提供用工岗位3.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800多人。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跨区域就业5358人;全面贯彻《居住证暂行条例》,实施自助操作制证;落实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政策,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100%。完善基层服务管理,建设“马山县平安乡村智能化建设项目”,延伸基层服务工作触角。推出就业、医疗社保、教育卫生、公共服务、住房租赁等便民举措,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惠民活动及结对共建、扶贫济困、交流联谊等活动,举办民族传统工艺展示会、民族趣味运动会等,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交流合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侨心侨力。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建共享宜居康寿美丽家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合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水质超标排放问题整治,开展烟花爆竹禁燃限放、扬尘整治、秸杆焚烧源头管控工作,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9%,排在南宁市前列。完成79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2个规模化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建设,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强化土地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全年累计植树造林3.68万亩,建成绿化示范村屯2个。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完成水锦顺庄景区河道景观提升等,广西和发强纸业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正在开展落地准备工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4年投入衔接资金1.15亿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项目311个。完成8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投入5478.76万元实施“四好农村路”示范项目13个,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00公里。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投入1366.27万元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个;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屯28个。

维护社会稳定,共建共享边疆稳定平安家园。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投入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1060.5万元,实施各类项目20个;整合4200万元推进古寨瑶族乡40周年乡庆为民办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古寨瑶族乡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治理,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在全县156个行政村(社区)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和村级事务管理平台,“两制一化”覆盖率达100%。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大排查、化矛盾、护稳定”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稳妥推进重大涉稳问题排查化解,八类严重暴力犯罪破案率100%,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破案率100%。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旁听庭审、普法直播、现场普法宣传等活动,制作“马法普法小课堂”“马小执”小视频8个,以案普法、以歌普法。深化平安创建活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贝侬’调解+司法确认”特色司法服务品牌。聘任“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队伍30名,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法律意见。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解决群众难题,化解群众矛盾,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管控,依法规范互联网舆论,维护网络空间清朗,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实“两个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及时召开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会议,多次听取民族宗教工作专题报告、贯彻落实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制定出台《马山县贯彻落实〈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行动方案〉任务分工表》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目标任务、要求,形成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工作合力。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其他领导同志作为成员分别具体抓工作落实。建立贯彻落实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多次召开工作专题会及协调会,将主线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推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制定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规划,优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结构,按照规定配备各民族干部。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评星定级、示范创建等工作中,推动“党建+贝侬”治理模式与网格管理深度融合,创建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22个。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