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
3上一版
 
贺州市全方位加强党对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领导
大新:五个“聚焦”共建共享“五个家园”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玉林:实施系列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旅游发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新:五个“聚焦”共建共享“五个家园”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 梁桂花
 

近年来,大新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以五个“聚焦”共建共享“五个家园”,全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文化融合,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该县依托千年骆越文化、壮族土司文化、边关文化等大新特色文化,继承发展壮族高腔山歌、壮族服饰、下雷壮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宝圩侬峒节、硕龙元春节等民族特色活动的宣传推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该县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讲好大新堪圩起义、八万桥战役、念斗精神等红色故事,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传递大新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好故事。有效推进提升下雷、硕龙“四个共同”边境文化宣传教育点建设,完善和提升全县25个区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6个民族特色村寨等建设,丰富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建设内容。

聚焦沿边优势,共建共享富裕幸福家园。该县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为契机,推进“一口岸两通道”建设开通和工业发展动能转型升级,加强与广东江门市江海区全方位帮扶协作,落实2024年粤桂协作帮扶资金5018万元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849万元,谋划推进粤桂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劳务协作、消费协作等工作。近年来,先后发展青梅、坚果、八角等特色产业,全县青梅种植面积约5.6万亩,糖料蔗种植50.21万亩,累计完成八角低产林改造面积约1.26万亩,极大提高群众收入。

聚焦服务提升,共建共享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该县以开展“无忧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把优化营商环境与惠企便民、推动地方发展相结合,打造更加便捷政务服务、更加规范企业服务、更加顺畅保障服务、更加迅速项目建设,助力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生根,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该县还深入实施“归雁计划”,开展“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粤桂协作招聘会,为民营企业和求职人员搭建供需平台。今年以来,该县新增城镇就业1129人,新增外出务工人数2160人。

聚焦“农文旅”融合,共建共享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该县持续构筑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兴的宜居宜业美丽边境村,努力打造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美丽家园。通过推动武阳山文化体育公园、县城游客集散中心、门屯宿集、明仕田园帐篷客项目、夜游明仕以及边境小城镇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美乡村建设。

同时,该县还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整合衔接资金、粤桂帮扶资金等各级各部门资金,以人居环境为抓手,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逐步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先后建成112个“口袋公园”,惠及23个村96个村民小组,打造了18个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样板,形成了以资金“小投入”实现乡村“大变样”的本土经验。

聚焦群众幸福感,共建共享边疆稳定平安家园。该县持续健全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发挥边境地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优势,积极打造边关县域治理特色品牌,扎实推进平安大新建设;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技术+人力”双渠道开展线索摸排,进一步加强网络巡查力度;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民族团结宣传氛围。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覆盖受教育群众达18万余人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专项行动,共调解矛盾纠纷432起,成功431起,调解成功率99%。2024年第二季度大新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99.33%,全区排名第8,全市排名第1。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