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
3上一版
 
百色:发挥人大职责作用赋能各民族共同现代化
兴安:“多点发力”助推青少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柳城:打造“百个示范点·百堂 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5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色:发挥人大职责作用赋能各民族共同现代化

□ 百色市人大常委会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地处桂、滇、黔三省交界,与越南接壤,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87%,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也是连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发展产业园区是推动百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履职,主动服务,强化人大监督工作助力产业园区建设跑出加速度,为百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提高认识助推产业园区发展。市人大常委会深刻认识到,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要真正实现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常委会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人大法定职责,全力助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通过调研视察助推园区建设。紧紧围绕自治区 “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和市委高质量建设“一市一区”战略部署,锚定经济提速、产业发展、园区壮大三个重心,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参加跨区域检查视察16次,部署开展专题调研33次,收集到相关产业园区建设、跨境贸易发展等建议意见92条,为党委决策部署提供决策参考,并积极协调督促推进解决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立法护航园区建设。百色百东新区是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东盟产业园区百色片区的核心区。我们聚焦这个重点,作出《关于加快推进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6个方面34项内容为百东新区建设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助推打造新山铝产业示范园、百色工业园区和深百产业园3个300亿级产业园区。聚焦铝产业发展问题,向自治区人大会议提交了建议,促成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法治层面破解铝产业突出问题。同时,提出《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条例(草案)》立法议案,并积极争取列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25年立法计划,努力以法治保障,助推百色区域开放合作发展。

通过强力监督促进园区加快发展。着眼注入新动能,持续监督问效。对《关于加快推进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针对产业发展配套不完善、创新研发能力较弱等新问题,提出加快构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教融合发展质量等意见,推动新区各项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着眼驱动新引擎,精准把脉问诊。对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片区、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深挖园区建设问题根源,助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助推百色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着眼激发新活力,强化建议督办。2024年,代表对百色产业园区发展的关注度持续走高,提出园区要素保障、循环经济建设、再生铝铝灰资源化利用等建议13件。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重点督办、代表约见、定点视察、开展“回头看”等多种方式,督促承办部门压实责任、认真办理代表建议,以代表建议督办倒逼工作推进。如黄进安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德保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列为常委会重点督办,3家承办部门高度重视,德保县工业园区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通过代表工作密切与园区关系,强化服务保障。拓展平台画好助企“同心圆”。持续拓展人大代表联络站服务功能和工作半径,顺应园区发展建设需要,探索在平果市新安镇、田东县石化园区、田阳区新山铝等产业园区搭建代表履职平台8个,创新实践人大代表联络站与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多领域结合的“联络站+”工作模式,助力园区发展。上下联动献好发展“金点子”。坚持自治区、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同向发力,组织开展“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助推‘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代表主题活动和“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发展情况”代表集中视察,收集、反馈代表关于健全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强化要素保障等建议92条,助推百色产业园区和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示范引领中助推园区建设。牵头引领把好前进“方向盘”。根据市委的安排,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都有牵头推进园区建设的工作任务,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武红担任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常务副主任,以东西部产业协作和招商引资作为抓手,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统筹推进37个产业协作项目落地,新增百色现代林业田阳区产业园等7个园区,不断推动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突出服务下好帮扶“关键棋”。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百日攻坚调研”,实施常委会班子其他成员挂钩推进重点项目,送政策、解难题、促创新,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定期走访联系服务园区、项目和重点企业,收集汇总到企业、项目困难问题130余条,通过召开协调会议,协调解决企业相关难题42个,加快推进东西部产业协作、千亿元林产业、柚香谷等项目建设。

百色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履行职责,主动融入服务,强化人大监督,促进了产业园区个各项建设,使得园区成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劲引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高质量的立法、监督和服务进一步助推了百色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落实落细,中国中车、中南光电、上海榕融等企业在百色落地,共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百色铝产业实现“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再生铝”全产业链发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到位860万美元,增速排全区第1位,完成比例排全区第二。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876.5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排名全区第4位。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507.3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5.2%,园区“主阵地”作用日益凸显,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更有成效。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主动融入服务改革发展新格局,以百色建设各民族共同现代化试点市为契机,以自治县、民族乡周年庆祝活动为抓手,助推各级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好用足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国家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政策,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民生各项事业保障力度,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2024年前三季度,百色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00.80亿元,同比增长4%;全市重大项目竣工48个,完成投资298亿元;自治县(享受自治县待遇县)重大项目52个,完成投资22.5亿元;13个民族乡落实民生项目353个,总投资5.66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各族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加快。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加巩固。持续跟踪监督市、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与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等工作相融合,助推百色市建立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截至目前,全市获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82个,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4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85个,建成百色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助推百色加快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带四线五基地”格局。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