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融水:斗马文化的传承
西林县妇联开展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传承活动
幸福家园福溪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5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水:斗马文化的传承

▲两马相斗。
▲吴永华给爱马红狮整理嘴套。
 

芦笙斗马节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传统文体活动,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传说当年苗王嫁女时,曾采用斗马的形式来选婿,当时的苗族群众逐步效仿,经过几百年的演变,逐渐成为今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也是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民族民间娱乐活动项目。

该县芦笙斗马文化协会会长贾凯华介绍:“融水当地很多人都喜欢养马。因为马比较温驯,吃苦耐劳,又很忠诚,春季能犁地拉肥,秋季能驮谷负重,是当地苗族同胞四节劳作的好帮手。”

在怀宝镇盘荣村孖孟屯,吴永华的爱马红狮就是如此。每年秋收农忙时节,红狮就成了家里的劳动主力,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复杂地形中来回穿梭,帮助吴永华运输稻谷、柴火和木材等重物,一年能为家庭增收近两万元,在主人的日常劳作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吴永华四季劳作的可靠伙伴,堪称他的“好兄弟”。

但当芦笙斗马节来临时,它则变身赛场上的“勇士”,在斗马场上大杀四方,不仅在近年间大大小小的斗马赛事中夺得头筹,还曾在2024年5月的马王争霸赛中勇夺桂冠,是远近闻名的常胜将军。在吴永华家中挂满了几十幅各式各样的斗马奖状。

每年的3月份到6月份是红狮的休养时间。在此期间,吴永华不会再参加斗马比赛,而是会把红狮带到草地放养休息。此外,每年他都会上山采药煮药水,给红狮进行定期消杀虫菌。天气好的时候,就带着马儿到河边“搓澡”,洗完澡后,马毛又滑又亮,仿佛一位准备出征的大将军,威风凛凛。

“斗马是通过跟其他马切磋来训练的。这段时间不训练了,早上就放它出来放松放松,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比赛。”吴永华说。

吴永华和红狮要参加的比赛,就是2024年11月20日举行的融水第二十二届“芦笙˙斗马节”暨中国“马超”看融水马王争霸赛。斗马节这天,笙歌震天,铁炮、粉枪齐鸣。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跳起欢快的芦笙舞。这时,精神抖擞的苗胞牵着各自的壮马,从四面八方云集斗马场,红狮也在其中。

苗族斗马采用淘汰赛制,两匹公马两两对决,斗马在松脱缰绳后瞬间展开激烈搏斗,它们用咬后脚、咬肚皮、咬耳朵、前脚拍打和后踢腿等方式争胜。精彩的比赛引得观众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浓郁的民族风情弥漫全场。

因为赛前准备做得比较充足,红狮在观众的助威声中仅仅用了一分钟就迎来了开门红。吴永华说:“刚刚我带它上场,跟对手激烈打斗,我看它的牙齿好像受伤了,我有点担心,但是结束后我给它检查了一下,没受伤,并且赢了,我很骄傲。”

成为主人骄傲的红狮,也在此次比赛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打到第二场的时候,我看红狮全身都冒汗了,其他时候拿了第一它都没那么累,如果不是因为体力消耗大,这次很有可能拿第一。”赛后,心疼爱马的吴永华依然对它充满信心。

融水人民对传承百年的斗马活动的热爱,和对马儿的真情,深深吸引了来自湖南的游客彭作林。“这是我第一次到融水看斗马比赛,我觉得融水的斗马文化很有特色,民族氛围很浓厚,融水人民也非常热情,我很喜欢。”

近年来,融水一直致力于挖掘斗马民俗文化资源,于2000年将芦笙斗马节正式命名为“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并每年举办,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今,斗马活动不仅融入当地群众生活,还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丰富了融水的旅游业态。

该县文体广旅局副局长杜建锋介绍:“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是融水苗族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年都以此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芦笙比响、万人芦笙踩堂舞、‘打同年’、马王争霸赛等一系列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苗乡人民充分享受精神文化生活‘大餐’。”

不仅如此,融水芦笙斗马节在2005年被列入柳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水还先后被评为“中国芦笙斗马之乡”,该节也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2022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族项目”。《融水苗族自治县芦笙和斗马文化保护条例》也得以正式施行。这是国内首部关于芦笙和斗马文化保护的单行条例,为融水芦笙和斗马文化保护以及传承和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进一步推动融水“文旅+”融合发展,提高“芦笙·斗马”文旅品牌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步伐,开辟了新的旅游消费途径,为文旅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杜建锋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芦笙斗马文化内涵,利用‘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的核心IP节庆文化品牌,将我们民间的特色传统民族文化,展现给旅客朋友们。”(荣珍珏 梁俊远/文、图)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