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定不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融入市场监管工作全过程,以“凝聚人心、改善民生”为工作目标服务好各民族经营主体,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持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1月,玉林市市场监管局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24年9月,该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厚植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大家都来看一看,瞧一瞧,买到坏商品不用怕,消费维权有妙招。”身穿红马甲,手拿宣传资料的志愿者拉起了一道道横幅,走访街边商铺,向过往市民发放12315投诉举报宣传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这是该局培训、选派的一批市场监管党员干部,担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员深入经营主体工作的侧影。该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决扛起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以创建“模范机关”“清廉机关”为抓手,建强民族团结红色阵地,打造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创建民族团结党建品牌,在商圈、园区、农批市场等场所建设一批市场监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宣教服务站”,推动全市585名市场监管干部与经营主体开展民族团结结对共建,用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延伸民族工作触角。
各族群众汇聚在这里,这里就是最好的宣传阵地。自2022年以来,玉林市市场监管局共组建16支机关党建志愿服务队,把民族团结工作与市场监管职能结合,更接地气地开展“进企业”“进市场”“进商圈”等活动,连续多年利用“广西三月三”“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在经营主体中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和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推动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起全市46万经营主体,超200万从业人员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动力。
强化公平公正监管,建设社会稳定平安家园
“只要依法依规经营,我们的合法权益就会得到保障,消费者也就安全。”对于玉林市的营商环境,经营者、消费者如是说。该局积极开展“铁拳·桂在真打”行动,聚焦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短斤少两等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对严重侵害群众权益、性质恶劣、危害较大的违法行为,构建行刑衔接实体化运作新机制,精准重拳出击。近年来,移送公安机关立案的食品案件共113件。2023年查办的“6·9”非法添加禁用物质案,获公安部贺电嘉奖和国家药监局通报表扬,维护了各族群众共享的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该局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四条安全底线监管,在广西率先实现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提级,市、县、镇、村四级7215名领导干部包保27821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包保全覆盖;推动城镇燃气专项整治和学校食堂“无水厨房”建设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肯定和推广。同时推行包容、柔性监管,对78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轻微不罚、首违不罚,让市场监管执法既显力度又有温度。2022年玉林市成为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2023年玉林市获“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市”称号,市场监管的“铁拳”不断筑牢各族群众的安全底线,建设社会稳定平安家园的成色更足。
优化全周期服务,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现在做生意办营业执照很容易了,党和国家支持我们,只要肯努力,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我们一定可以致富!”这是慕名到玉林市有名的“牛腩粉一条街”做牛腩粉生意的回族同胞奈希木的肺腑之言。如今奈希木在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帮扶下,粉店生意日益火爆,生活也越来越好。
近年来,玉林市市场监管局推行“一照多址”“联审联评”“准办快营”等26项涉企改革服务,涉企服务效能进一步提质增效。该局还主动承担了3项全国、5项广西试点改革任务,“药食同源”试点工作入选广西改革创新十佳典型案例并获国务院深改办推广,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等级分类试点改革入选第四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系列改革有效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目前玉林市经营主体总量居广西第二。精准帮扶为经营主体“雪中送炭”,创新设立“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健全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处置响应机制”等17项扶持民族经济发展的措施。2024年,助力5.87万户个体工商户获得信用贷款107.91亿元。各族群众反馈问题处置率、办结率、回访满意度、公示率均排名广西第二,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消费维权突出集体”。
民族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质量品牌的赋能。该局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推动打造民族品牌,提升民族企业质量品牌意识。玉柴、南方黑芝麻荣登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玉林三黄鸡”入围中国品牌价值百强,“陆川猪”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该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做法得到了各方点赞,让玉林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更具品质更有品位。(来源:广西民宗委 广西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