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族宗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江南区以“民族团结+”模式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抢抓农时育早稻
德保深化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建设
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 奏响民族团结曲
桂林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电影宣传月公益活动启动仪式
春风送岗促就业 民族团结共繁荣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 奏响民族团结曲

▲群众跳芦笙舞。
 

2月16日,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北部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梦呜苗寨举行“十九坡”系列活动。来自苗家小镇、苗美家园等搬迁安置点以及各乡镇驻融芦笙队、山歌队齐聚一堂,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手持芦笙,肩挑糯米饭、酸肉、米酒等特色美食,浩浩荡荡前往梦呜苗寨芦笙坡会活动现场。

开坡仪式后,芦笙大合奏拉开活动序幕。各族群众围着芦笙柱,吹起芦笙,跳起舞蹈,共同奏响民族团结曲,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随后,各支芦笙队分别在苗寨的各芦笙坪进行芦笙舞蹈展演,对山歌,琵琶弹唱等,各族群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载歌载舞,欢度坡会,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共享文化和美食盛宴。

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七,各村寨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四处赶坡,举行吹芦笙、跳踩堂舞、斗马斗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满足搬迁群众对乡音的思念和各地游客体验苗族文化的需求,2023年,梦呜苗寨创立“十九坡”,将分散的坡会活动集中到梦呜苗寨呈现,打造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各族人民共建共享共乐的节日,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今,梦呜苗寨以“旅游综合服务+合作社+村民”的发展模式,依托苗族村寨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搬迁群众在苗寨里经营餐饮、民宿,参与演出等,收入节节攀升,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本报记者 黄 云 通讯员 张安荣 黄 诚/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