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族宗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江南区以“民族团结+”模式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抢抓农时育早稻
德保深化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建设
融水梦呜苗寨“十九坡” 奏响民族团结曲
桂林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电影宣传月公益活动启动仪式
春风送岗促就业 民族团结共繁荣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5年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南区以“民族团结+”模式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近年来,南宁市江南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民族团结+党建引领。深入推进“高校+镇村”联合党建行动,以组织共建联建、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三下乡”等多种形式,构建镇村提供实践基地、高校提供优秀人才的共建发展新格局,协调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和江西镇同良村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各镇村党组织以春节流动人员集中返乡为契机,组织开展“情系家乡·共谋发展”座谈会,通过支部书记上党课、赠送书籍等方式,给各族青年补足精神之钙,鼓励他们为发展壮大家乡经济献策献力。

民族团结+阵地建设。江南区以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唤醒乡村文化自信,各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培育民族团结“同心”品牌阵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各村村委开设“同心”活动室,成立江西镇锦江村“同心”艺术团、江西中学“同心”体育队等文体团队7个,通过举办读书绘画及舞蹈竞技等活动,弘扬民族民俗文化,促进各族村民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在江西镇扬美希望小学打造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民族团结+文化浸润,共谱乡村文明和谐“新风尚”。依托广西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部旧址,在江西镇麻子畲坡设立广西土改历史博物馆,深挖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典型,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在乡村学校开展“壮乡欢歌三月三·民族团结传幸福”视频直播云体验活动,推动广西本土民族传统文化与课堂教育教学融合授课,用优秀民族文化凝心铸魂。以江南区平话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各族村民自编自演唱响平话山歌,歌颂新时代党的好声音,让党的精神在农村大地落地生根。以传承弘扬非遗文化为抓手,推动“扬美三宝”“扬美龙舟上水节”“苏圩春牛舞”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有感有效地浸润人心。

民族团结+活动增效,共绘乡村凝心聚力“同心圆”。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组织各镇中小学广泛开展“经典诵读‘赞’家乡、主题班会‘话’家乡、民俗体验‘炫’家乡”主题活动。举办助力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江南区中小学生“石榴花杯”文学作品征集活动,18名各镇中小学生获得奖项。组织统战成员和各界文艺爱好者,深入江南区江西镇麻子畲坡、扬美古镇、三江坡等古村落开展“同心”采风活动,探寻历史足迹,挖掘优秀文化,不断延伸拓展江南区民族团结新内涵,以团结和谐的景象展现江南区乡村振兴成效。

(潘 静)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