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德保:韭菜丰收让钱袋子鼓起来
钦南区:龙门大桥展雄姿
八步区:冬菜种植忙
环江:青年企业家开展助学活动
蒙山:村屯公园添幸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5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保:韭菜丰收让钱袋子鼓起来

 

季冬正当时,韭香致富忙。眼下,站在德保县那甲镇餐甲村的田野里就可以看到一垄垄绿油油的韭菜整齐排列,田间地头弥漫着阵阵独特的香气,工人们正忙着收割、打包、搬运韭菜,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走进韭菜基地里,只见一片片翠绿的韭菜田如同绿色的海洋,工人们手持锋利的镰刀,手法娴熟地穿梭其间,伴随着“唰唰”的收割声,一把把韭菜被细心地整理成束,整齐地码放在筐篮中。据韭菜基地负责人陆光竹介绍:“我们现在韭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20多亩,主要销往南宁、深圳。因为气候适宜,所以基本也没什么病,虫害也很少,亩产300公斤左右,在夏季亩产可达400公斤左右。”

“今天我们已经是在收第三茬。我们餐甲村韭菜花基地于2023年4月份开始种植韭菜花,一共120亩。此外,村里还有12户自种60亩。10月底就开始陆续采摘销售,都有不错的收入。最近村民早上7点就开始采摘韭菜,确保新鲜的韭菜进入市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那甲镇餐甲村党支部书记苏光确告诉笔者。

据苏光确介绍,韭菜种植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种植风险低、种植简单、管理容易,见效快。目前,基地采用高新栽培技术,种植一次可连续收割三年,种植出来的韭菜根粗叶宽,生长旺盛。

餐甲村的韭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韭菜种植过程中施肥、浇水、除草、收割等各环节的用工需求,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地增加了村民收入。

作为村里脱贫户的陆艳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边告诉笔者:“我家就住在附近,从早上7点开始干活,一天上8个小时,与从前到省外务工相比,到韭菜基地干活更方便照顾家里,一天也有100块钱,工作内容也比较轻松。”据了解,目前韭菜基地每天用工20余人,基本都是本村或者附近村的村民。

从农村“菜园子”到城市“菜篮子”,近年来,那甲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今年,那甲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推进餐甲村、巴深村等“一村一品”韭菜苔产业发展,加强政企银深入合作,充分运用网格化扩规模、提质量、创品牌。探索“露地韭菜+设施韭菜”发展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建立育苗基地,加快庭院经济建设,打造“一镇一品”新局面。经过示范带动,那甲镇的巴深村也跟着发展韭菜苔产业,预计今年全镇种植面积可达1000亩,新增培育壮大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周边乡镇510户群众增收。

据了解,基地现在每天的采摘量可以达到300公斤左右,冬季批发价每公斤售价26元,

预计收入可达93万元以上。

(黎玉聪 黄素莹)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