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2024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总结暨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座谈会在南宁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广西抢救搜集各民族古籍共2142册(件),出版《唱唐皇影印译注》《瑶族溜喉歌译注》《荔浦石刻》等一批新成果,举办全国首个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培养研习营,建成全国首个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和全国高校首个“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阅区”,研发建设全国古籍人才的首款管理软件——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统计系统,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在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保护、研究利用、宣传阐释、人才培训、项目论证等各环节牢牢把握主线要求,取得丰硕成果。2024年广西有2个民族古籍项目被列入国家民委民族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铸牢专项,有2个民族古籍项目得到国家社科课题立项(青年项目和冷门绝学),登录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统计系统的人员达230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五支队伍”不断壮大。
(本报记者 韦颖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