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全民手机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熊孩子步入了“低头族”的行列,作为熊孩子的父母,你一定曾经或正在与他们斗智斗勇,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放下手机。
说起手机,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手机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行走的百宝箱;恨的是百宝箱里创造的那些缤纷的世界,让很多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大人尚且如此,小孩正是好奇的年纪,更是被手机里的百宝箱遮望了眼。
我们家两个读小学的孩子,现在每天都要求在群里读书打卡,我也会让孩子拿手机预习英语新课,可他们一旦拿起手机,就忍不住想多玩一会儿,舍不得放手。所以,在做完作业,孩子使尽浑身解数让我再给他们玩十分钟时,我抵不过他们的软磨硬泡,想着也就十分钟,就答应了。
可谁能想到呢,刚开始,时间一到,马上乖乖上缴手机。我那时候还觉得孩子自控力还可以,后面他们再要求玩一会时,我就没那么抗拒了。可渐渐的,我要催着才肯把手机还给我。再后来他们对我使用了拖字诀。时间一到,我让把手机给我,他们就说马上马上,还有两分钟,可我等呀等呀,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是在等两分钟。
可没想到的是,我吼我的,他们的拖字诀还是依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不可行。那就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下一次他们问我要手机时,我也答应着马上马上,但就是不给,他们上次还我手机拖了几分钟,我有样学样也拖几分钟。事情总要到自己身上才能感同身受,他们知道我不再妥协,慢慢地明白只有遵守规则,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明的不行,我的大儿子就开始来暗的。等我睡着了,他们就爬起来拿我手机去玩,半夜醒来让我逮个正着,我的肺已经游走在爆与不爆边缘……为了防止半夜偷袭,我改了手机密码,睡觉之前,还设置了儿童空间模式,想着,这应该安全了吧?
可没想到的是,我越是设置障碍,他们就越做越起劲。大儿子直接把我的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了!我觉得太难了,咋地还被两熊孩子逼着手机都无处可藏了呢?
我出招,他们拆招,还一次次完败。关键是我这个中年家庭妇女,精力也跟不上啊。于是我进行了一次深度反思。复印件不好,原件肯定也有问题。我决定先从自身找原因,然后再跟孩子好好聊一次。
手机是谁带来的呢?是我。是谁教会了孩子玩手机的呢?还是我。又是谁一次次妥协,让熊孩子迷恋上手机的呢?也是我。所以复印件有问题,我这个原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我决定开诚布公地跟孩子谈谈,我用手机都是在看些什么内容,希望能定一些规则,可以共同遵守。
我跟孩子说,妈妈一般拿手机要么在回复信息,要么是在听书,要么是在寻找写作的素材,手机确实神通广大,但不能让手机来支配我们,我们要当手机真正的主人,让它成为提升我们能力的工具。手机游戏也不是说不能玩,但要有个度,任何事情一旦沉沦,就很可能迷失自我。妈妈有时候刷短视频也停不下来,更何况你们这个年纪。以后妈妈要是刷视频超过半个小时,你们就可以来提醒我。妈妈想和你们立个规矩,我们相互监督。以后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能玩手机,星期六把作业全部做完,可以自由玩一个小时。
两孩子听我这么说,还想反抗,但这两熊孩子也知道,再不答应,周末的两个小时玩手机也要没了。经历了一次次的斗智斗勇,我选择心平气和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最近孩子也慢慢接受了这种规则。
每个孩子沉迷手机的方式都不一样,但原因却惊人相似。如果你发现孩子无法放下手机,请放下自己的歇斯底里,冷静思考,找出孩子沉迷手机的真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然,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让一个孩子放下手机,我最近花了更多时间陪他们读书,运动,一起做美食,让他们慢慢从手机里走出来,让他们学会抬头往前看。其实,生活还有很多美好等着我们去体验,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