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围绕“三带”建设,画出同心大圆,助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共建共享“五个家园”,不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努力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带,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川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是该县各族群众的共同精神财富。该县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深入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资源,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近期,以富川麦岭镇长春村1名老人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的《八都歌堂集》资料为蓝本、用国际音标、汉文直译、汉文意译三行对照编排注释的《瑶族溜喉歌译注》正式出版发行;富川自编自演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桂剧《那片插花地》获第十二届广西剧展三个奖项。二是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用好长鼓舞、蝴蝶歌、瑶绣、古明城、风雨桥等民族文化瑰宝,实施“非遗进景区”“文物活化利用”等文化融合工程,开展“三月三”“明城有约”等系列文旅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近日,富川成功举办了富川马拉松赛事活动,来自国内外的50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举办“橙香富川 瑶韵慢城”中国农民丰收节广西会场体育系列活动。打造“明城有约”文旅品牌,在古明城建设六大特色展馆,开展“明城有约”“明城村晚”“明城上灯节”等常态化夜间沉浸式演出,成功打造了集文化体验、市民休闲、夜间旅游、娱乐购物、人文展示为一体的夜色瑶城,年游客接待量超过80万人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良好教育平台。三是推动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构建文化共同体。在“融”上下功夫,探索融合发展“民族村寨+民俗文化+N”模式,推动民族村寨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团结和谐、宜业宜居、带动力强的旅游村寨,打造了深坡、岔山、虎头、上莲塘、茅刀源等典型。今年9月,富川在2024年全区民族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现场推进会上作现场交流发言。
着力打造潇贺古道经济带,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潇贺古道作为一条纵贯富川全境、历史悠久的交通要道,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富川以潇贺古道为纽带,主动融入大湾区总体布局,充分挖掘潇贺古道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加强沿线区域的经济合作与产业协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推出潇贺古道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农文旅融合经济带。以打造“中国瑶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瑶乡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优选地”“康养旅游首选目的地”为目标,以县城为核心,谋划“潇贺古道文化体验、西岭生态康养、国际慢城长寿休闲”三个乡村旅游组团路线,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二是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经济带。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春芋夏梨秋薯冬橙”全年无淡季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格局;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互补、市场融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个,富川脐橙通过“圳品”标识认证,有15款农产品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证书。在打造潇贺古道经济带的过程中,富川还注重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让各族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
着力打造区域协作同心带,共建共享和谐稳定平安家园。区域协作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富川将推动桂湘粤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与湘、粤区域协作机制,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构建“互嵌式”发展的湘桂协作同心带。与毗邻的湖南省两县一区制定框架协议,顺利推进党建联动、民族团结、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合作,联合开展专题理论研究活动2次,联合开展铸牢主题教育活动3次,联合举办湘桂文化体育活动25场次,联合打造省际产业基地3个,推动跨省域就业人数达2800人,解决共同关注的具体问题239个。二是构建互促发展的粤桂协作同心带。谋划好广东省四会市从产业协作、劳务协作、结对帮扶、消费帮扶、人才交流等领域对富川进行结对帮扶的各项举措,今年共投入粤桂协作资金5190万元,精准实施协作项目8个。三是构建校地合作同心带。根据贺州市人民政府、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贺州学院三方共同签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挥高校的智库作用,明确具体合作事项清单,并逐项落实;目前正与广西民族大学共同在秀水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四是构建省际边界联合治理同心带。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构建“党建+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广西首个乡村振兴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穿针引线”化解省际边界土地山林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新华乡湖广村、石家乡坪珠村“和谐大道”等地成为省际边界民族团结进步典型。
(作者单位:富川民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