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兰县如同一块镶嵌在绿野间的瑰宝,充满了传奇色彩。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传承着无数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而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莫过于那流传了千年的蚂公式节。这个节日如同一条纽带,紧紧连接着东兰县的历史与文化,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沉的传统魅力和浓浓的自豪感。
蚂公式节一般会在正月里举行。时候一到,红水河畔的东兰县就热闹起来了。一幅幅蚂拐图腾在村寨间传递,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农耕文化。蚂公式,壮话里指的是青蛙,是东兰民间的吉祥物,也是布洛陀英雄的化身。在节日的氛围中,不同年龄的男女纷纷穿上节日的华丽服饰,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他们用歌舞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代代地传承了对历史文化的记忆。
节日前夕,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美食、搭建舞台、布置场景。每一户人家都挂上了灯笼。彩带在村寨里飘扬,整个村寨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蚂公式节当天,整个村寨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一场隆重的节日盛事。节日的庆祝活动形式多样,既有庄重的祭拜典礼,也融入了时尚的文艺演出。其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要数蚂公式舞。它表演的形式变化无穷,表演高潮此起彼伏。蚂公式舞,又称青蛙舞,是一种模拟青蛙动作的民间舞蹈。舞者身着绿色或棕色的服饰,脸上涂有油彩,模仿蚂公式的皮肤纹理,头戴蚂公式头饰或面具,手中拿着用竹篾和彩纸制成的蚂公式模型,形象逼真。
蚂公式舞中,铜鼓是举足轻重的乐器。铜鼓声响起的那一刻,蚂公式舞便正式拉开帷幕。舞者们排成一行或圆圈,模仿蚂公式跳跃的姿势,一蹦一跳地进入场地。他们的动作夸张而生动,手臂模仿蚂公式的前肢,轻轻摆动,双腿则强有力地蹬地,仿佛真的在田间地头跳跃。
在舞蹈的巅峰时刻,舞者们将展现精彩的“蚂公式跳”。他们在场中快速穿梭,跳跃,有时还会进行翻滚、旋转,展现蚂公式的活力与灵动。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与铜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的热情不减,他们燃起篝火,蚂公式舞在篝火的照耀下继续进行。火光跳跃,舞影绰绰,蚂公式舞成为了东兰蚂公式节上最耀眼的文化符号。
在东兰蚂公式节上,山歌对唱无疑是最具魅力的传统节目之一。男歌手们站在河岸的高处,放开喉咙,歌声如同山涧清泉,潺潺流淌。女歌手们则在对岸的竹林中,轻启朱唇,歌声婉转悠扬。山歌的对唱形式多样,有时是男女对唱,有时是集体合唱。歌词内容丰富,既有传统的歌颂英雄、赞美自然,也有现代的生活写照、情感抒发。歌手们即兴创作,你一句我一句,相互应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歌文化。
山歌的旋律简单而优美,往往以四句为一小节,每句歌词的尾音都会有一个自然的上扬,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歌手们在演唱时,还会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如摇曳身姿、挥动手臂,更显生动活泼。
在蚂公式节的最后一天,人们举行盛大的欢送蚂公式神的仪式。他们载着蚂公式图腾,沿着红水河畔游行,感谢蚂公式神带给他们的丰收和幸福。
岁月流转,红土地上的蚂公式节依旧热闹非凡。它承载着东兰县人民的希望与梦想,也传递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陈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