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
3上一版
 
合山市政协:坚持“四聚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梧州市构建粤桂省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发展新路径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梧州市构建粤桂省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发展新路径

□ 陈昭宇
 

浔江、桂江、西江,一水连通粤桂;梧州、云浮、肇庆,三地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长廊。自1996年粤桂两省区建立东西协作关系以来,以云浮、肇庆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梧州加快东融为契机,全力推进“粤桂省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长廊”建设,携手合作,打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自古以来,广西梧州市与广东云浮市、肇庆市等地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人缘相亲、发展相融,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日趋频繁,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如何深化合作,不断提质、扩面、增效,有效促进资源互补、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是开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关键。2021年以来,特别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梧州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扎实开展粤桂省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长廊建设,深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促共融。梧州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探索“省际边界党建联盟”党建共建模式,与肇庆、云浮共建联合党支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文化融合、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工作有机融合,进一步汇集三地党建引领合力,强化机关党建服务经济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省际边界民族团结一家亲。由梧州市委组织部牵头,纵向联合市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等9个部门,横向联结广东省肇庆市、云浮市有关单位党组织,共同构建“西江生态党建联盟”;广西梧州苍梧县、万秀区、龙圩区与广东封开县共同开展省际边界党建联动合作签约仪式,携手打造粤桂四县党建合作联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省际边界治理共同体;将省际边界党建联盟延伸到基层,创新打造“两江四镇十联盟”粤桂合作平台、两广四县(广西岑溪与广东罗定、信宜、郁南)“粤桂红纽带”示范品牌。

文化交流促共融。三地边界地区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大力挖掘、整理三地岭南历史文化、红色资源文化,讲好不同时期三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开展三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共同举办各种大型民俗活动、民族节庆等活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增强“五个认同”、增进共同体意识。市群众艺术馆牵头与大湾区的文化馆组成梧粤群众文化联盟,强化梧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对接,为粤桂两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群众文化的智慧和力量;该市苍梧县、万秀区与肇庆市封开县联合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万秀区文化馆和封开县文化馆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工作经验、交流新创作作品。

产业联动促共融。共同打造跨区域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共同制定双边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更多政策、资金、项目等向边界优势特色产业聚集,拓宽三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推动两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合开发跨省旅游文创产品和打造民族风情体验游、红色文化、岭南历史文化游等精品线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省际边界治理促共融。推行“党建引领+综治联勤”跨界治理模式,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边界镇村党组织设立涉民族领域纠纷联调联解工作室,依法保障两地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共同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两地之间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联防联控快速反应机制,对涉民族因素重点敏感信息、问题进行联合研判、联合出警、联合处置,跨区域营造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环境。

在党建引领促进粤桂合作上迈出新步伐。一是今年以来,梧州市突出党建对水运行业引领作用,依托“西江生态党建联盟”,形成水运行业党组织联建共管、问题共解、成果共享机制,推动西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不断增强。粤桂交界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平均浓度常年保持Ⅰ类水质,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大湾区用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让“一江清水向东流”成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二是深入贯彻广东、广西《全面深化粤桂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签订跨区域协作机制”等系列共建共融活动,联建互助机制成果丰硕。三是以党建引领共融互动,引导该市岑溪筋竹镇、水汶镇等边界村党组织、商协会跨省与广东省通门镇、榃滨镇、黎少镇、加益镇等建立党建交流平台,目前已建立跨省党建+统战工作站、共商协会联合党组织4个。四是积极探索建立“两江四镇十联盟”等与毗邻镇、村之间民族团结联创共建协调机制,形成“粤桂一家亲、东西共发力、邻里共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探索创新东西部协作经验提供了示范样板。

在文化交流促进粤桂合作上展现新作为。一是今年我市组织跑友30余人到广东云浮市参加“万马奔腾 云马争先”为主题的2023年云浮大金山半程马拉松赛,进行深层次体育文化交融,促进两地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粤桂群众文化体育旅游交流合作。二是2022年3月至11月在梧州市美术馆举行“群艺风华七十载·踔厉奋进新征程”——2022年粤桂群文美术精品展示,汇集了来自广东、广西各地的美术精品近60件,凸显了粤桂“群文一家亲”的文化共融内涵。三是自2012年以来,该市坚持举办广西(梧州)粤剧节、广西(梧州)两广粤曲邀请赛,邀请大湾区的粤剧院团、粤剧艺术家和爱好者来梧参加,扩大了梧州文化发展的“朋友圈”,丰富了岭南文化内涵,促进了梧粤两地文化的深度融合。四是每年与大湾区城市共同举办岭南狮王争霸赛、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不少于10场次,吸引了广州健森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等10多个大湾区城市体育社会组织前来梧州落户发展。五是联合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与广东广视传媒公司到梧州市六堡镇等地拍摄《外来媳妇本地郎》梧州专集“有茶有真相”,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播出,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均居广东全省第二、广州地区第一。六是省际边界基层之间文化交流互嵌共融,万秀区城东镇—封开县江口街道举办第一届工农运动会暨品茶·嗦粉·采莓·垂钓旅游节、与边界镇共同打造2023年“潮聚三月三 共抒粤桂情”文艺汇演、广西岑溪与广东罗定边界镇组织开展岑溪牛娘戏活动184期(次)。

在产业联动促进粤桂合作上迈上新台阶。一是加强与东部地区交流合作,积极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和供港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广西梧州甜蜜家蜂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叶有限公司、梧州市茂圣茶叶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先后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或供港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认定,并不断提升基地产品出产能力,持续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粤桂两地共同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是中国唯一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的合作试验区,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三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引导和鼓励广东企业到该市投资兴业,推动“湾企入桂”项目落实,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梧州集聚。2021年以来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推进产业项目31个。四是积极发挥“省际临界镇”区位优势,实现边界农文旅产业发展,开设70多家农家乐餐馆和乡村旅馆,带动省际边界村共同种植1000多亩六堡茶,打造“广东进入广西的第一杯六堡茶”,促进粤桂两地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力实施“梧货入粤、粤客入梧”“龙眼采摘节”“农民丰收节”“共植六堡茶”等系列共建共融活动,合力走出一条工农促旅、工农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振兴乡村之路,以产业振兴促进两地各族群众幸福家园建设,以旅游兴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在边界治理促进粤桂合作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广西岑溪市与广东罗定、信宜、郁南联合出台《岑溪市边界村党组织跨省结对共建工作方案》,实施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网上签约制度。目前,已有30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其中民族宗教事务涉及“跨省通办”事项就有3项。二是该市苍梧县木双镇与肇庆市封开县大洲镇、都平镇、大玉口镇探索实施“一心两线三缘”粤桂省际边界社会基层治理机制,构建互嵌式社会环境,有效破解省际边界基层治理难题,办结省际边界纠纷96起,成功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三是该市与肇庆、云浮、茂名等市相关部门党组织签订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形成执法合力、提高监管水平和应急能力,在西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中起到良好作用。四是该市万秀区城东镇与封开县江口街道结对共建,通过联合办案等方式,大力推动两地社会治安联防、环境卫生联治等共建模式,助力纠纷调解、森林防火和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在交界地开展平安创建活动2次,共协调解决交界地各民族群众矛盾纠纷6件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传5场次,联系服务各族流动人员100多人次。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