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阳朔:十里画廊景美如画
“牛司令”的幸福
梧州:骑楼城热度持续飙升
田阳区:体验多彩非遗 感受文化魅力
大化:“甜蜜”百香果产业助增收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司令”的幸福

▲覃志钊在喂牛。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人小时候喜欢放牛,长大了还喜欢放牛?

覃志钊就是这样的人。

早上9点,如朝阳一般年轻的他,已经从山上割草回来,然后是切草、喂牛、清理牛粪、打扫牛圈……认认真真地完成他每天的“规定动作”。

覃志钊是一名退伍军人,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上富村上富屯,开始创业到现在刚好5年。4年前,他投资了4万多元在家中后院建成了一个牛圈,并花费11万元采购本地土黄牛发展养殖产业,当上了名符其实的“牛司令”。

从军人到养牛人,人生角色的转换在他脸上并没看到什么慌乱的印记,说起话来总是一副云淡风清、不急不忙的样子,稳定感十足。

“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很深的感情,就想回农村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业。”覃志钊说,自己从部队转业的时候只有24岁,因为“喜欢”二字,他没有像别的战友那样,外出大城市做生意或打工,而是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当时心里想着:自己是当过兵的,凭借着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在家踏踏实实发展种养,做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一定会比在外奔波要好。

覃志钊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种植与养殖之间,他果断选择了养殖。按照他的理解,上富村地势偏远,山多地少,森林资源丰富,草木旺盛,非常适合养山黄牛;古砦种植稻谷和甘蔗居多,养牛青料供应足够。就凭这几点资源优势,发展肉牛养殖是最好不过的。

万事开头难,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覃志钊的养牛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他没有技术支撑,遇到几头牛同时不吃东西、生病等问题就束手无策,急得他赶紧把兽医请到了家里。2022年,他改变养殖发展思路,开始试着进行自养自繁,适度通过繁殖并出售小牛来提高养殖数量。谁料,刚入冬就碰到了青贮饲料供应不足问题,急得他县内县外四处寻找购买秸秆、甘蔗尾叶等,使得养殖成本一下提高了许多。可不管如何,覃志钊从来没有后悔过回乡创业,而是愿意为它投入,包括他的时间、精力等等。他说,这个养殖行业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目前养殖规模还达不到我之前的设想,收入也达不到我的预想,但我愿意为它投入,倾注我的热情和我的汗水。

吸取了失败的教训之后,覃志钊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在不断摸索下,逐渐掌握了技术与经验。对于标准化养殖,他跟别人完全不一样。他经常放牛上山,用定位器做好跟踪后,他就一人一山一群牛地让牛自行吃饱吃好,无比惬意。另一方面,他把核心放在饲料管理上,主要以甘蔗尾梢和优质牧草为主,玉米粉为辅,确保牛“吃饱、吃好、睡好”,降低牛的养殖周期,提升牛的安全养殖系数。而对于自养自繁,他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随意引进改良品种,一能确保牛品种,二能确保产仔率,三能确保牛健康。

如今的覃志钊已经积累到不少养牛技术,牛越养越好。4年来,他的牛圈最少时住有14头牛,多的时候住有30多头牛。看着自己创造的“成果”,这位“牛司令”幸福感满满。目前他的黄牛仔每年出栏十多头,产业发展稳定,基本实现肉牛生产的低投入、多产出和高效益。他已然成为带动村里养殖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好榜样。

(冯艳芳 吴再丽 韦晓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