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异国他乡忆父亲
故乡是我创作的源头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异国他乡忆父亲

□ 姚素青
 

一张来自家人微信群中熟悉又陌生的照片,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这张照片是父亲受邀出行吉隆坡时拍摄的自拍照。照片中,由于镜头的近距离聚焦,父亲脸上的皱纹一条条清晰可辨,白发在黑发间显得尤为刺眼,岁月的痕迹在此刻被无限放大。霎时,我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一股滚烫的暖流夺眶而出。

记忆中的父亲是寡言的,沉默中透露着一种威严。我们兄弟姐妹也都畏惧父亲,不敢像其他家孩子那样与自己的父亲嬉戏。兄弟姐妹中,我是最不聪明的一个,父亲对我的要求尤为严格,每当我的成绩不理想时,总会遭到他的严厉批评,即便成绩优异,也难得到他的表扬,故而我打心底里认为父亲是不爱我的。长大后,我也鲜少主动与父亲通话,每当他打来电话,我都紧张得手足无措,来电铃声响了十几秒才不得不点击接听键。

父亲成长的年代,家境贫寒。老一辈的观念是,让家中最小的孩子多受教育,年长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出去工作赚钱帮忙贴补家用。父亲作为长子,故而早早就被迫辍学打工,后来也早早地成了家。没有学历,父亲一开始只能在家里背背铁矿石。这个铁矿石我小时候是见过的,整齐地堆放在土地间的小道旁。听奶奶说,那都是父亲从地里一块块挖出,再一次次背过去堆放的,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收铁矿的人停止了收购,那些铁矿石也就搁置在那儿了。出于好奇,有时候我也会试着搬动这些矿石,它们沉甸甸的,表面粗糙不平,棱角锋利。那时候我总在想,父亲的手一定像铁一样硬实,否则怎么能搬动它们而不被磨伤?

铁矿石市场萎靡不振后,父亲转而上山采集中药材,天刚破晓就肩扛药材前往十几公里外的集市售卖,常常傍晚才伴着夜色回家。后来,中药材也日益稀少,再加上我和妹妹都到了上学年龄,生活的压力逼迫父亲只得尝试到城里闯荡。在城市的求生之路并不顺遂,父亲睡过茅草屋,啃过烂红薯,饥一顿饱一顿成了常态。然而,父亲从未放弃,他一边做苦力,一边自学工程绘图和工程造价知识。经过一番努力,父亲开始带领工人建设水坝和水库,工队也日渐壮大。家里经济条件得到一些改观后,他也不用再为几个儿女的读书费用发愁。

吃过缺乏教育的苦,父亲深知教育的重要,因此在我小升初时,他毅然决定让我们搬到市区读书。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让母亲在家全职照顾我们的日常生活,自己则独自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然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工程项目难以承接,收入也变得越发困难。在那段时期,父亲经常借酒消愁,酒后他会无缘无故地对母亲发火,而母亲也从不反驳,总是默默地搀扶着醉态的父亲回房间休息。酒后易怒与暴躁的父亲,让我们兄弟姐妹愈加惧怕。那时,我无法理解父亲的脾气,也为母亲的默默承受感到心疼。

去年,一次与妹妹的谈话中,我才知道一件令人后怕的事情。妹妹告诉我,有一次父亲酒醉,一把推开试图搀扶他的母亲,走到阳台上,一脚已搭在栏杆上,冲着母亲吼道:“我马上从这里跳下去,你信不信?”母亲被父亲这举动吓哭了,急忙拉住他,劝他不要冲动。妹妹赶忙端来一盆热水,小心翼翼地为父亲洗脚。父亲似乎突然清醒,一边抚摸着妹妹的头,一边拭去脸上的泪水,说:“我的妹崽长大了,妹崽帮我洗脚了。”那一幕,母亲和妹妹都哭了。自那之后,父亲似乎放弃了轻生的念头,甚至醉酒的次数也减少了。当时我在寄宿学校,每周只能周末回家,所以从不知道这件事。时隔多年,每当想起这件事,心依然会被一把揪紧,久久不能松开。

过了几年,父亲的事业也缓慢得到恢复,他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变多了。然而,好景不长。一天,弟弟突如其来一通电话,他告诉我不想再继续学业了。我赶紧给母亲打电话,才知道是父亲被一个朋友借走了大笔资金后便人间蒸发了。这么大的事情,父亲竟对我只字未提。我立即拨通丈夫电话,泣不成声地将事情原委告知他。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将刚存为定期的1万元存款取出转到母亲银行卡。深知他们了解我们的经济状况——刚踏入社会,家中新增小成员,日常开销不小,于是我对母亲谎称刚得到了公司年终奖金。

那年春节回家,父亲单独将我叫到一旁,问我转给他们的钱丈夫是否知晓,我说知道的,这是我们共同的决定。父亲听后沉默良久,又道:“不用担心我们,我跟你妈妈还有能力去挣钱,你们有钱了要懂得存起来,自己也有孩子了,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虽然父亲没有再拒绝,但我还是在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的不安。这也是我多年来第一次见一生要强的父亲肯接受我给的钱。在过去,即便是节日小红包,他也总是坚持不收,总说我们自己的用处更多,他们还有能力挣钱。

就在父亲的这个低谷期,他的一位多年挚友,也是我们全家人的贵人韦伯伯,在得知了这一切后,便和伯娘给予了父亲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父亲渐渐从低谷走出来,一切又慢慢步入正轨。再后来,得知我工作遇到瓶颈,有意提升学历,父亲便鼓励我出国深造。起初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积蓄,我也不愿为此给父母增加负担。父亲见状,又邀伯伯与母亲轮流当说客,加之遭遇一些事情,我最终妥协了,辞去了工作,踏上了出国求学之路。

父亲不放心我一人出行,坚持送我去学校。把我安顿好后,父亲就要回去了。回国前,父亲特意发来视频叮嘱我注意安全,每隔几天通过视频让家人了解我的近况……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我在视频里看见他突然仰起头别过脸去。见罢,我故作轻松笑着应承,挂断视频的我已然哭成泪人。尽管我工作了好些年,甚至自己也成为了一位母亲,但在父亲的眼中,我仍是个未曾长大的孩子。也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看穿了父亲坚强的外壳,看到了那颗柔软的心。原来,父亲从未在言语中爱过我,却在无数个细节中爱着我。也在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我不再害怕与父亲通话了。

如今,我远在异国他乡,与父亲相隔万里,但我总能感受到背后,有一双充满期待和关切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我;一双坚实有力的手,在我跌跌撞撞前行的路途中,默默地给予我支持和力量。这份无声的守望与支撑,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前行,驱散了遇见的灰暗阴霾。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