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华古壮字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座谈会在百色学院成功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高校、学术界、出版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40多人,共同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吕嵩崧,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副主任杨硕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促进中华古壮字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新时期中华古壮字古籍的抢救保护、整理出版、成果转化利用、人才培养、数字化等方面工作进行交流,研讨今后工作的主要思路、任务和措施。
杨硕对广西民族古籍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他说,长期以来,广西民族古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很多具体的方法和宝贵的经验都来自广西。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他提出了坚持正确方向、提升专业水平、用好平台三点建议。
据介绍,2021年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设立的“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整理出版书系”是全国唯一以整理民族古籍为主阵地的省部级项目平台,也是《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2021—2023年,广西有7个项目入选该书系,占全国的21%,是目前全国承担项目最多的省区。
座谈会上,中华古壮字古籍研究院院长、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蒙元耀,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韦如柱,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陆晓芹,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石立民作主题发言,分别围绕中华古壮字古籍研究院的目标任务,打造中华古壮字古籍整理研究新高地,学科建设视野下的古壮字古籍研究,“广西古籍文库”图书品牌工程、出版人才建设、数字化及服务软件开发等不同角度阐述相关工作及成果。
在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纷纷发表精彩观点。
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吕嵩崧表示,百色学院将依托专家学者及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发展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推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引领下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当天下午,中华古壮字古籍整理研究专题报告会在百色学院举行,蒙元耀作研究报告,有关专家、学者及百色学院师生共40多人参加报告会。
(杨兰桂 岑奕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