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4
 
三江:欢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中心落成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语精读
广西民族报
中华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揭牌成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揭牌成立

 

本报讯(记者 韦颖琛)10月29日,中华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广西教育出版社揭牌成立。

据介绍,成立实验室是广西民族古籍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推动《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关于“推动古籍数字化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新技术在古籍数字化工作中的推广应用”落地见效的具体举措。《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的“古籍数字化工程”专栏明确,要“开展古壮字数字化处理系统、西夏文古籍数字化工程、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建设”。

据了解,该实验室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发起成立。早在3年多前,两家单位就携手开展古壮字古籍数字化方面的探索。2021年4月,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组织领导下,两单位启动建设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平台。2022年8月,平台子库“广西古籍文库数字资源库”建成,收录各民族古籍底本400部、碑刻拓片600件、文书1000件、音视频近1万句。2023年12月,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平台正式上线运营。2024年,系列数字产品相继完成开发——“那蛙古壮字输入法”收录常见古壮字字符1万多个,实现古壮字在常见文字编辑软件中输入及显示;“那蛙民族古籍智能编辑校对平台”具备自动生成多行对译词条、在线对照整理、在线编校等功能,实现古壮字古籍的智能化整理应用;“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信息系统”实现古壮字相关人才的精准匹配。一系列成果为实验室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该实验室以古壮字古籍智能整理出版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研究制定《古壮字文字编码标准》《古壮字文本数字化标准》等古壮字团体标准,并探索人工智能、数字人、大数据及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在古壮字古籍挖掘、整理、研究、出版、数字化及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应用,推动古壮字的研究和发展。实验室将依托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40年来积累的传统文化出版资源和专家学者资源,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推进古壮字古籍数字化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少数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