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富川: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 拓宽生态产业富民路
三江:茶韵飘香引客来
贺州: 冬菜种植忙
蒙山:金钱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川: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 拓宽生态产业富民路

□ 陈献吉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土地上,处处种植有不同的特色林果,瑶胞们通过在荒山荒地一把锄头一把钎的勤劳付出,栽种出特色经济林果,让一棵一棵“摇钱树”点“果”成“绿”变“金”。独特的经济林果拓宽了瑶乡生态产业富民路,既让瑶乡果民腰包鼓起来,又让瑶乡大地的荒山荒地绿起来。这就是富川通过大力发展种植特色经济林果,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该县特色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40.3万亩,产量72.8万吨,产值超18亿元。

枇杷果变为“黄金果”

近年来,该县社三村利用当地特有的土质、土地优势,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把发展种植枇杷作为该村村民致富的门路。春种枇杷是社三村村民的当家果、致富果,通过种植经济林枇杷果变为该村村民的“黄金果”。近年来,社三村党员干部扩宽致富思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种植经济林水果枇杷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不断扩大枇杷种植面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村种植面积达1000亩,今年总产量达2000吨,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

今年春,社三村村民种植户陈长兵在他枇杷果园基地,把一颗颗枇杷果熟练地分拣、套袋、装箱……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将新鲜的枇杷送往全国各地。陈长兵种植的10亩枇杷今年挂果率很高,按照当时市场2元一公斤的收购价,收入6万元。社三村土地肥沃,独特的土地、水质以及当地气候优势造就了枇杷味道甜、糖度高、果皮韧性强、耐贮藏、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因此该村种出来的枇杷价格高,销路好,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商户前来采摘订购。

油茶树让“荒山”变“绿色银行”

如何将生态产业转化为既让瑶乡大地绿化又使群众致富的一股发展动力,是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不懈追求。近年来,富川相关部门通过市场调查和从相关资料了解到,油茶作为一种常绿树种,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具有耐贫瘠、适生范围广的特点,被誉为“瘠土明珠”,常被用来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于是该县决定把发展种植高产油茶产业作为瑶乡绿化和群众致富的一条重点门路来抓,先后开展了“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油茶产业双千计划贫困户赠苗增收”等活动,对农民连片种植20亩以上的油茶林每亩补助1500元,以此调动农民发展特色经济林的积极性。至今,全县共向林农赠送特色经济林苗木60万株。

莲山镇上莲塘瑶族村之前并没有栽种过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且大多数都是荒山荒地。过去,村民守着几亩薄田零星种植旱地农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水平一直都在温饱线上下徘徊。为了找出致富活路,该村村长白乾春自己多次外出考察,把油茶果视为市场有潜力、价值高的产业,且作为村民致富的突破囗。外出考察回来后,2020年,白乾春说干就干,带领上莲塘瑶族村村民在荒山荒地开垦,经过共同辛勤劳动,2000亩荒山荒地先后被开垦了出来,昔日的“荒山荒地”摇身一变变成了“绿色银行”。为提高被开垦荒山土地综合效益,拓宽增收渠道,白乾春带领上莲塘瑶族村村民充分利用栽种上的油茶树幼小、行间空地多的条件,在油茶林下“见缝插针”套种了6000株金丝楠木,不仅提高了被开垦荒山土地产出率,还能以同时种植金丝楠木茶果林生长双利用、实现产量产值双丰收,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时,该村还成立了鑫聚种养合作社,负责人陈玉光介绍,合作社把社员的土地进行整合,合作社共吸纳村民237户1128人,筹集资金62万元,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不仅能添绿增收,还能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打基础。“我们种植的油茶林、金丝楠木到丰产期,经济效益可达到6000万元。”陈玉光说。

“冰淇梨”变为果农增收致富果

“今年七月‘冰淇梨’刚上市,我们村的‘黄金果’就被广东的一位老板以每公斤6元订购了一万公斤,变经济林果‘冰淇梨’为‘致富果’。今年我们村的1500亩‘冰淇梨’产量比往年增产有10万公斤,总产量达300多万斤,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葛坡镇楼村村委副主任邓忠广说。

“我15年前就在自家地里种植了2亩经济林水果黄花梨,并从村党员干部那里学会了种植技术。目前把黄花梨种植扩种到10亩,仅在今年夏季经济林水果这一项收入就收了5万元”。葛坡镇楼村黄炳胜告诉笔者。

在富川楼村,有着耕地面积6100亩,其中宜林宜果荒山5000多亩。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通过土地流转整合,积极引导和鼓励葛坡镇楼村把发展种植经济林水果“冰淇梨”作为振兴农民增收渠道产业来抓。为了该村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该村按照思想上转变,工作上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的思路,20年前,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分别到湖南、桂林、浙江等地参观学习。该村因地制宜,发挥土地、水源、气候等优势,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把引进种植经济林水果黄花梨作为一个“短、平、快”发展致富门路的重点项目来抓,科技兴果,连片开发,并建立示范户以点带面进行推广。该村不但掌握了黄花梨的种植技术,并且获得了市场销售信息,不断扩大黄花梨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0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亩。楼村果农廖翠梅告诉笔者:“我也是经过村党员干部动员了好多次于八年前才种植的经济林水果‘冰淇梨’,今年长势比往年都好,果子又大又匀称,皮薄细滑,脆甜多汁,我们不愁销路,一公斤能卖5元钱,我种了20亩大概能卖15万,明年我还要扩种20亩。”

近年来,该村推行“党建+电商+产业”模式,葛坡镇政府连续4年举办上市推介活动,帮助该村着力破解经济林水果“冰淇梨”销售难、种植效益低等问题。楼村的“冰淇梨”在短短两年内扩种300多亩,目前发展到了1500多亩。

脐橙成就瑶乡果农“金果果”

富川瑶族自治县是“中国脐橙之乡”,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优质脐橙生产基地。近年来,富川以拓宽优质脐橙种植规模为出发点,以“扩产量、提品质、建品牌、抓延伸”为重点,全力破解脐橙产业集约化程度低、高端市场占比不足等问题,成为推动“一颗橙”带动“一方富”,闯出了一条脐橙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葛坡镇白牛村,该村因地制宜,发挥土地、水源、气候等优势,把引进脐橙等林果种植作为一个“短、平、快”发展致富门路的重点项目来抓。大力发展脐橙水果规模种植,规模经营,并成立水果协会,有效统领全村水果产业发展。目前,该村连片种植优质脐橙1000多亩,实现人均面积超5亩。目前全村水果产量25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万元,纯利400多万元,仅水果种植业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万元。

近年来,富川通过培育了30多家专门从事脐橙生产、加工、流通、仓储和销售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综合服务网络,带动超过10万人参与脐橙产业的发展。富川脐橙先后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

该县通过不断优化经济林水果产业结构,提升品质、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确保每个季节都有水果产出,全县逐渐形成了全年无淡季水果产品矩阵,把四季水果产业发展打造为“四季发财果”,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形成规模经济林种植的水果种类达15种。其中脐橙种植面积27.2万亩,产量74.39万吨、产值约20.08亿元。如今,脐橙产业已经成为富川县域农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