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江州:非遗文化展演精彩举办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京族三岛:别样的海岸 别样的风情
《大山的女儿》荣获中国电视剧最高政府奖
三江吃刨汤习俗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族三岛:别样的海岸 别样的风情

□ 陆飞伶/文 韦英奇 韦荣合/图
▲独弦琴演奏。
 

滔滔北部湾,浪涛拍岸,波澜壮阔。近日,记者一行沿着海岸线走进中越边境的京族三岛,借助无人机的视野,俯瞰脚下这片风情独特的土地,别样的京族村寨、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一切都那么优美和谐。

京族三岛位于东兴市江平镇,由公式尾、巫头和山心三座岛屿组成。20世纪60年代以后,京族三岛围海造田,到1971年,终于和大陆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半岛,总面积20.8平方公里。京族三岛是我国海洋民族——京族的主要聚居地,京族常住人口2万多人。金滩是京族三岛中最美的海滩,这里坡缓、水清、浪平,沙色金黄,夕阳照耀下金光闪闪,又因为地处公式尾岛,也被称作“公式尾金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随着无人机的镜头渐渐拉近,金滩上色彩斑斓的遮阳伞、欢声笑语的游客,以及忙碌的渔民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记者一行继续前行,独弦琴声随海风飘来,音色婉转独特,扣人心弦。京族独弦琴艺术作为京族文化的象征,一根弦可以演绎出千百首不同的曲子。2011年,这项流传数百年的艺术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岁月流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但京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却在京族三岛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保护、创新交融。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京族哈节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京族三岛的文化名片,承载着京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索与体验。哈节期间举行的踩高跷捕捞、耙螺等传统渔业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京族万人餐则生动诠释了海洋文化的仪式感,让八方来客赞不绝口。无人机低飞在巫头村的上空,镜头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哈亭、刻着喃字的院墙、渔家风情的墙体彩绘,处处呈现“一墙一故事,一步一风景”的美丽景象……2017年,巫头村获评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靠海吃海,京族美食别具特色。京族三岛中的山心村,素有“鱼露之乡”的美誉。作为京族饮食的代表符号,2008年,京族鱼露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鱼露即鱼酱油,京族人称为“鲶汁”,以各种小杂鱼为原料,经过腌渍、发酵、过滤、晒炼多道程序加工而成,味咸鲜美。京族风吹饼是京族三岛最有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因其极薄,连风都可以吹走,故而得名。食之香脆爽口,风味独特。2016年,京族风吹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被评为“广西最受欢迎的旅游休闲食品之一”。

京族三岛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又有独具特色的渔业景观,是京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也是京族三岛所在地江平镇成为“中国特色文化名镇”和“中国千强镇”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今的京族三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人民生活富裕,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