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广西文艺“出精品、出人才”2024—2026年度文艺家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流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严霜出席会议。自治区文联、广西作协等有关领导,签约文艺家等共90多人参加会议。
在签约仪式上,自治区文联与18名文艺家签订创作扶持协议,并正式颁发聘书。据悉,这18名签约文艺家涵盖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文艺评论、影视艺术等12个艺术门类。这是广西恢复实施签约文艺家制度以来,第二批签约的文艺家。
在交流发言环节,签约文艺家代表吴东梦、李永强分别发言,他们表示,签约文艺家对他们来说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今后将坚守艺术理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以德艺双馨为目标,不断攀登艺术高峰,以优秀的作品回馈人民。
据了解,广西在1997年建立“签约作家”制度,后又拓展至音乐、美术两个艺术门类,是全国最早实行签约创作制度的省区之一。2023年9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自治区文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广电局等单位共同制定出台《广西文艺“出精品、出人才”激励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加大文艺创作奖励力度,恢复实施“签约文艺家”制度。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创作扶持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广西艺术基金、恢复实施签约文艺家制度、大幅提高优秀文艺作品奖励标准等有力举措,重塑了广西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扶持激励政策体系。自治区文联、广西作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不断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全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活力。尤其是2023年签约的20位文艺家主创或参与创作了民族歌剧《柳柳州》、滑稽节目《疯狂厨师》、纪录片《漓江》等一批精品力作,捧回了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一些重要奖项,助力广西文艺事业取得丰硕成果。
(本报记者 罗 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