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践悟
3上一版
 
心中有阳光 脚下有力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8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创作后记】
心中有阳光 脚下有力量
——说说我为什么要写文秀?
□ 林超俊
▲林超俊在作讲座。 韦颖琛 摄
 

“生死相依,只为了那一句承诺”

凡事都有前因后果。这部书的出版,先从一个越洋电话和一堂音乐党课说起。2019年6月文秀在那次山洪暴发之夜牺牲后,媒体纷纷报道,成为了社会热点,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远在德国留学的女儿看到新闻后,当天立即给我打来越洋电话,说她和在国外留学的90后同学被这位文秀姐姐的事迹感动了,建议我去采访写写她。因此,我每天都在注意收看关于文秀的新闻,也电话联系老家百色的朋友了解详情,确实被文秀的事迹打动了。

我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宣传好文秀,写好文秀!

我与文秀同为百色老乡,又作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的“第一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我积极响应宣传部领导的号召。我一提出前往文秀工作的地方进行实地采访的设想,马上得到我们文联主要领导的同意。当天下午我立马奔赴革命老区百色,连夜赶到了乐业县,成为第一个深入第一线采访文秀事迹的文艺工作者,从此开始了我艰辛而漫长的采写文秀之路……

夜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星

——文秀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采访就像是探秘,就是要有新发现。

采访人物故事,通常都是与主人公面对面开始的。然而这次不同,我面对和要去追寻的这个女孩,她已经不在了。那么,我的所有追问,只能另辟蹊径了。于是,我就用上当年在法院工作办案时最原始的办法,逐一去实地探访、寻问——文秀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这期间,因为平时要上班,而且我的这个行政岗位工作繁琐,几乎没有外出的机会,所以,就只能把所有的节假日、双休日用上;不停不断地穿梭于南宁-百色-田阳-乐业-百坭村,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从各个渠道获得的线索中,一遍遍地查访,一次次地挖掘,从文秀的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同学和老师,从她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事,到村干、村民,尤其是她帮扶的贫困户,先后采访了上百人,记满了12本笔记以及一批录音、录像、照片等,大多是现场采访。疫情特殊时期不便外出,就通过电话和微信语音、视频进行采访,克服了身体高血压、高血脂、腰椎间盘突出等带来的诸多困难,并且自费来做好这项艰巨的采访工作。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我再次深切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教导的精髓。因此,必须深入再深入,专注再专注!“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不下真功夫,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在将近10个月的采访时间里,我始终对自己发问:文秀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她的工作与生活是怎样的情形?她的内心是一个怎样丰富的世界?甚至我在想,当我第一次听到她的故事时,我脑海里就闪出一个念头:如果是我,我遇到那种天气,会作出何种选择?假如哪一天我突然不在了,我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同样是90后的青年人,他们是否和文秀一样地所思所想?他们热情与躁动的青春何处安放?

30岁,有的人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犹豫;有的人走到了人生转角,是回头,还是继续,对前方感到迷茫;有的人撞了南墙仍然不愿意回头……

但她在30岁时,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贫穷的家乡,投身于艰苦的扶贫事业中,义无反顾,忘我奉献——

文秀就是这样的充满朝气的阳光女孩!

她善良、朴实、执着、勇敢,是群众打心眼里喜欢的“学生女娃娃”,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是同学、朋友眼中懂事的大女孩,是同事眼中勇于挑担担责的年轻干部,勇于担当而毫无畏惧,一冲锋就不会撤退。文秀曾对朋友说:“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一年时间,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由22.88%降至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收入翻倍。

这些成绩,饱含着她不畏艰辛的付出和对人民深沉的热爱,更是她积极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硕果。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她掉过眼泪,但没有说过放弃,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撤退、没有后悔。作为一名党员,黄文秀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文秀从善如登。她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也绝非一日之功。作于易,作于细,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在心灵深处扎下根、长出芽,直至叶茂枝繁,结出累累果实。

从文秀身上,我更体会到,做成一件好事、践行一次高尚或许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时时行,处处为。不断增强理想信念的引领,巩固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恪守道德准则的规范,校正逐梦前行的航向,定能不断锤炼品格、增进修养、提升境界,实现更加高远的人生追求。

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全国广大青年朋友:“青春由磨砺出,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文秀的精神,为扶贫事业道路上的后来者照亮前进的方向,使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在她的事迹中看到了对理想与信念的绝对忠诚,看到了对初心和使命不懈坚守,看到了青春最激扬的力量,将她作为今后工作与学习的榜样,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是什么?

一个在北京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准90后青年,和一个贫困村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一个长相洋气的时尚的女孩,来到一个叫“百坭”的深度贫困山村,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她战胜了无数的课堂考试,但走进社会之后,来到特定的扶贫岗位,她才迎来自己人生的一次大考。文秀就任驻村第一书记,真正的考验开始了。事实证明,她在百色大地上,用“责任”“担当”“坚韧”“奉献”做出了响亮的回答!谁说我们的当代青年经不起时代的考验?

文秀,就是这样一个心中阳光、脚下有力量的女孩,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楷模!鲁迅先生这样的这一句话,或许值得我们深思 ——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我觉得,文文静静的文秀,日益为学学有所获,笃实行事事有所成。她就是这样拼命硬干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是夜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星!“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前行的强大力量。

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 ……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新的时代,新的长征,就更需要像文秀这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楷模!平凡岗位上也更需要像文秀这样担当作为的优秀品质!弘扬和传承文秀身上蕴含的时代精神,就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2016年11月30日,我作为全国文代会的广西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四个有”和“四个希望”。“四个有”是“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四个希望”是:第一,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第二,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第三,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第四,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四力”,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殷切希望。作为一名壮族的文艺工作者,我没有躺在原来取得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者等30多项国家与自治区级奖项荣誉光环里,也从未自我陶醉。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我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直以来,我也是这样默默地坚守和努力着,认真践行“四力”。本领能力绝非天生,也无法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而是在持之以恒的知识更新、实践锻炼中炼就的。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需要大力宣传与弘扬。当我们面对像文秀这样鲜活的英雄,又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广西壮族女孩,我怎么能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呢?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来撰写这本书,以尽绵薄之力。站在新时代的价值高点上,宣传、弘扬黄文秀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坚守和践行忠诚、为民、担当、奉献的初心使命,都具有迫切而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这,就是我努力采访、潜心创作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的强烈的内在动力和创作初衷。

感谢为这本书做出积极帮助、配合的文秀家人、同事、同学、老师、新闻媒体等各界朋友,感谢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文联、百色市委宣传部等各级领导,以及出版社领导与编辑老师的鼎力支持。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祈愿我笔下青春的文秀,能给亲爱的读者朋友带来美好与吉祥——

心中有阳光,就会驱除一切的阴霾;

脚下有力量,就能踏平所有的坎坷!

【作者简介】林超俊,广西剧作家、导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选定的首批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