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后,阿珍去芒果园更勤了。芒果园离家不远,要穿过一条碎石子路,走十分钟左右。芒果园里种有台农、象牙、澳芒、贵妃、桂七、金煌等芒果品种,每个品种都陆续进入成熟期。这段时期,阿珍比以往更仔细。
这天,阿珍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她套上袖套,戴着遮阳帽,就往芒果园走。尽管是早晨,她快到芒果园时,已经出了一身汗。
芒果园是一座低矮的小土山,最靠路边的是几株台农,脚腕粗的树干上,有好几个枝丫,枝丫上垂着大小不一的台农。她在芒果树的周围,转了一个圈,看着低垂的芒果是否有异常。她每次来都要这么做,心里才踏实。
叮咚,是女儿美玲发来的微信消息。妈,芒果纸箱准备好了没?我这边预售了三百件。阿珍连忙说,一个星期以前就准备好了。
她举起手机,对准拳头般的大台农,拍了一张特写。开花、剪枝、修枝条、除草,她每做这些护理工作,都要给美玲发去视频和图片。美玲在朋友圈卖芒果,可以卖得更高的价格。
阿珍沿着小路,慢慢往坡上走,拍了粉的、红的各种芒果,她一连给美玲发了好几个视频。美玲收到视频,就发来一连串笑脸。
阿珍停下脚步,对着那串笑脸笑了。美玲从小就那么懂事贴心。她想到了田林的那间粉店。十几年前,美玲才上中学,每天放学,就到粉店来帮忙,洗菜,切菜,洗葱花、豆角、酸菜。洗完之后,美玲还帮着一起切。切葱花的时候,那股呛人的味道,让美玲眼泪鼻涕直流。美玲想抹泪又怕手上辣味刺眼的模样,让她想笑又想哭。美玲爸去世了,还好有美玲,可以分担一部分活。
阿珍做粉店那些年,经营压力很大,但她还是强撑着把粉店开到美玲大学毕业。她记得,当房东涨租金那天,美玲已经实习一个月,有了一点点收入。她当月就把粉店转让了。
后来,阿珍拿出多年的积蓄和美玲一起买了房。再后来,她看着美玲结了婚,生下两个可爱的娃娃。美玲的公婆不帮带孩子,阿珍就帮着带孩子。
在家里,阿珍看孩子的同时,还会留意美玲的一举一动。有段时间,她发现美玲回到家,脸上的笑僵了很多,像故意挤出来的。阿珍想问发生了什么,又不太好开口。有天,她发现孩子的奶粉没了。她随口提了句,没奶粉了。美玲说,等几天发工资了再买。阿珍察觉到,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些紧张,往后时间里,她便悄悄和身边的人打听,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她想赚一点钱帮助美玲。这时,她的老姐妹问,愿不愿意一起种芒果。
阿珍从老姐妹口中得知,在百育镇四那村有将近三十亩芒果园需要人管护,只要出人工和肥料,收成两人平分。阿珍不怕干农活,她怕种出来的芒果没人要,投进去的本打水漂。但老姐妹说了,现在不是以前,在右江河谷一带,很多人都靠种芒果过上了好日子。
阿珍不敢轻易尝试,便让老姐妹等几天,她想和美玲商量商量。玲啊,我想去田阳百育管护芒果,你看怎么样?阿珍试探地问美玲。
你想去的话,可以试试呀,这几年,政府大力发展芒果产业,我好几个同学,家里有不少是种芒果的,每年的收入都不错呢。
几天以后,阿珍答应了老姐妹,不过,她还是想先到芒果园里看看。
阿珍想到了第一次和老姐妹到芒果园的情景。大概是入秋以后,在田林可以穿上轻薄的外套了,但百育镇还是很热,芒果园还是一片绿,绿得让人心头敞亮。她在地里转了圈,看着高低不同的芒果树,没多想就答应了。
一开始是给芒果树修剪枝条,由于没有护理果树的经验,阿珍只好跟着老姐妹慢慢学。一天下来,她虽然学会了剪枝条,手却酸得抬不起来。剪枝条只是护理芒果的第一关,第二年,她闯过了护理果树的第二三四关,直到芒果上市有收入。
二〇一八年,阿珍和老姐妹除去成本,一共赚了六万多元,每人分了三万多元。靠着种植芒果,鼓起腰包的不止阿珍。在百色约有40万人通过从事芒果生产、加工、经营等工作,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每天,阿珍和老姐妹一起出工,在芒果园里护理果树,看着芒果树开花结果。如今芒果的品种增加了不少,有将近一千株了。从一眼能望得到头,到现在一眼望不到头了。
阿珍在金煌芒树下坐了好一会,拍了几个视频和图片,给女儿发了过去,才慢慢起身朝山顶走去。山顶上有几株红玉芒,紫色的果子像紫水晶。再过一些日子,紫色又会慢慢变成粉红色。她喜欢那些漂亮的果子,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她要趁着采摘之前,多拍点视频做抖音。采摘以后,就是那些果商的了,他们收回去拿来榨果汁。在芒果园,红玉芒和象牙芒都是拿来榨果汁的。小台农(无胚果)是拿来做芒果干的,芒果核是拿来做中药的。这两年,阿珍听说有好多家企业进到百色,把芒果深加工成芒果干、芒果汁、芒果酱、芒果醋、芒果酒,延长芒果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阿珍摸着红玉芒,配着欢喜的音乐,拍了一段抖音,便往山那边望去。她的眼前,全是不高的红土坡,一个连着一个。坡上种的是芒果树,绿油油地连成一片。到春天芒果花开时,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带着芒果花的香味。
芒果采收时,阿珍和老姐妹两个忙不过来,要请工人来帮忙摘果,一个工人要支付两百块一天的工钱。美玲开玩笑地说她为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正式采摘那天,阿珍起得更早了,她把五个工人带到芒果园,自己则不停歇地回家给工人煮早饭。当她做好饭准备出门时,门外传来稚嫩的呼喊声,外婆……
阿珍看到两个外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她领着美玲和孩子们,一起朝芒果园走。在芒果园里,老姐妹和工人们已经摘了十多桶大台农和小台农。不一会儿,阿珍就听到美玲说,又卖掉了三十来件大台农。而果园的另一边,两个孩子跑来跑去,笑声充满了整个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