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从基层社区抓起,持续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通过建立健全机制,“善治”社区民族事务。目前,全市获全国、自治区、南宁市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命名60个。
南宁市建立健全社区持续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机制。成立以四家班子主要领导为正副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全国首份《南宁市以基层社区为抓手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社区民族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工作体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治理架构,推动各级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治理末梢拓展,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推进辖区各类党组织“联建融合”,为基层社会治理凝聚合力。
同时,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的联动机制及“网格化+信息化”机制。与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四个自治区首府城市及新疆和田、甘肃夏河、宁夏吴忠等地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共管协作机制,与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银川市、佳木斯市等地签订“三项计划”合作框架协议,实现跨区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确保外来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融得进社区。建立“民呼我应快办”智慧服务平台,推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村,难事不出街道、乡镇”。
(韦尹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