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好诗是什么样子的
观看大型话剧《前哨》
向贺州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诗是什么样子的

□ 石才夫(壮族)
▲石才夫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 李道芝 摄
 

为什么写诗

我写诗,首先是热爱,可能也有一点点天赋吧。在写诗的过程中,我能从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能感受到诗歌之美。我写诗起步的地方,就是相思湖。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文学氛围浓厚,几乎所有人都喜欢文学、向往成为作家。我便是其中之一。大学时期的写作,很多属于学习、模仿,作品显得单纯、稚嫩,但由于得到诸如苏志伟(鲁西)、容本镇这样的老师的耳提面命、热情鼓励,我的写作信心才得以建立并提升。我喜欢诗歌的热烈和优美,而且写起来也更便捷、表达更自如。我后来直到现在的写作,大部分比较随意、随性,大多是短章,没有宏大的规划和抱负,也没有写过长诗。我觉得我没有那个能力,或者说是不够努力,不够勤奋,知识的储备和技术的训练都不够。很大程度上,我还是一种随意随性的写作状态。这种状态也有好处,那就是我的诗尽可能地“还原”了生活,毕竟,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现在回头看,大多数情况也是无从选择或者把握的。未来应该还是这样。

最近十年,我写得比较多,出了三个集子。一方面是有感而发,另一方面也是“感而能发”,即写作技术层面的东西好像不再成为大的阻碍,或许这就是孔子所说也是苏轼所推崇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吧。又或者,是陆游所说的“工夫在诗外”。作家的经历、阅历、感悟,到了一定的程度,会自然而然地在他的文字里体现出来。但严格来说,我还是写得不够,不够勤奋,我甚至连投稿都不积极,一年最多投两三次,投的刊物也就两三种。所以成果不多。数量虽然不能等同于质量,但没有一定的数量的话,质量也是谈不上的。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李、杜留存到今天的名篇佳作,也是从他们大量的作品中淘选出来的。张若虚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并不具有代表性。稍稍能自我安慰的是,这些年的重大事件,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一些事情,我的诗歌都有反映,没有缺席。比如写时代楷模黄文秀的《一滴水回到河流》,比如《新时代颂》,比如抗疫主题诗歌《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星火》,比如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在你的百年风华里,有我骄傲的盛开》,比如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主题的诗《江山颂》,等等。这些作品发表后,得到大家的认可。很多人拿来朗诵,制作成视频节目,在网络上传播。有的还被谱成歌曲。

我在新诗集的序言里讲了,我喜欢行走,诗歌也可以讲是一种行走的艺术。没有哪个诗人是闭门不出,窝在斗室里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一首两首甚至十首百首可以,但要持续地不断地创作则几乎不可能。行走就是阅历。我自己的体会是,到了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特别容易触发诗歌的“开关”,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感觉”,也是很多人都讲俗了的那一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与此同时,我也尽量避免那种浮光掠影式的对景抒情,也就是“采风式”写作。我需要经过思考,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并且真实地表达出来。这类作品在集子里有不少。除此之外,诗集里的大部分作品,与我生长、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密切相关。对故土家园的回望,对父老乡亲的念想,对日常事务的审思,对情感历程的抒写,构成这部诗集的底色。

曾攀给这本书写了一个评论,叫《自然音色、生命阅历与家园诗学的生成》,“自然、生命、家园”确实可以概括为集子里这些作品的关键词。他由此把我命名为“家园诗人”。我很高兴。古代有田园诗人,他们寄情山水,吟咏田园,以“隐世”的姿态来书写世界,表达情怀。我当然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如果说对养育我们的故土家园的感情,我觉得还是沾得上边的。

这些年我脑子里常常在想这个问题,也曾试图用文字去概括,但确实很难说得清楚。在文学的诸多文体里,诗歌的文字最高度凝炼,诗歌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最含蓄隐晦。作者写完一首诗歌,读者往往会有多种解读,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审美和喜好,这就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文学史和辩证法也告诉我们,世界上存在“好诗”。好诗的样子,大体上,也是可以看出来的。首先是语言的精与美,其次是意蕴的广与远,三是思想的深与新,四是情感的真与诚,五是呈现的巧与特。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的诗歌风格是什么。我没有刻意去经营所谓的风格,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风格是什么。我只是在写作的时候用了自己觉得比较顺手的方式,包括行文和用词。全部的汉字据说有10万个,《康熙字典》收的字一共47035个。有人统计过,1000个常用汉字可以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个可以覆盖到98%,3000个就可以达到99%的覆盖。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单字1.3万个,词条6.9万条。也就是说,无论是多牛的作家、诗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3000多个汉字里打转转。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大家手里的“建筑材料”都是一样的,无非是排列组合的区别。有的人喜欢把本来都认识的字堆积成很“高大上”的样子,每一个字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故弄玄虚。也有的人直接把材料当成成品,不做任何艺术处理,所谓的“口水”是也。写诗不能无病呻吟,但有病呻吟也不都是诗歌。我觉得我应该做的,是让熟悉的词语形成新的“生命体”,焕发出新的精神。比如“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星火”“我热爱这家园的莽莽苍苍”等。宽阔的天安门广场,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游玩。一群人随机无序地散布在广场上,只能是一盘散沙。但在同样的广场,我们都领略过阅兵场面的震撼。一群人排成整齐方队,被赋予某种使命,按照统一的步调行进,就能产生排山倒海的力量。词语也是一样,诗人就是号令词语的将军。

苏东坡评吴道子的画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实这也是他自己的文学追求。语言的“法度”容易掌握,但要成诗,就必须“出新意”。钱钟书解释苏轼这里说的“豪放”,“并非发酒疯似的胡闹乱嚷”,而是让文字如“行云流水”“泉源涌地”,同时又“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视察广西,提出了16个字的重要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把创新求变提到很重要的位置。在艺术创作上,创新求变也是必由之路。白话新诗的出现才100多年时间,而中国诗歌的历史已经2000多年(从《诗经》算起)。诗歌如何创新?很多人做了探索,这种探索今后也不会停止。从我个人来说,可能是“牢笼百态”的视野和随物赋诗的能力,“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寻常里发现奇崛,或者把寻常的词语组合出奇崛的效果。当然这是追求的目标,并不是说我现在已经达到这个水平。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优秀的诗歌借助网络得到广泛传播,这对诗歌的繁荣是很有利的。我也经常在网络平台上读到很多好诗。我前面说好诗的标准很难说得清楚明白,但作为读者,当我们遇到好诗的时候,还是很容易便会得出自己的判断的。那些让我们眼前一亮的,让我们怦然心动的,让我们拍案叫绝的,让我们泪盈眼眶的,让我们思绪万千的,毫无疑问就是好诗。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谦虚谨慎,向优秀的诗人学习,大胆创新求变。

关于《我热爱这家园的莽莽苍苍》及其他

这本书的书名比较长,一共11个字。刚开始并不是这个名字。出版社申报选题的时候我临时报了一个书名《雨季》,因为这组诗获得2022年《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我想沾点喜气。但总觉得平了一点,没有冲击力。于是我从目录里又挑选了几个题目,发给几位朋友征求意见。东西主席和容本镇老师都建议用《我热爱这家园的莽莽苍苍》。长书名给书的封面设计带来难题,这么多字不好摆布。为此负责设计的张文昕老师费了很多心思,数易其稿,反复修改,最后终于有了现在这个封面。

在这个集子里,有很多是写我的家乡的。比如第一辑“母语里的植物”,16首诗里有15首是写家乡的人和事。家乡多山,山又大多是石山。既有连绵成片、逶迤不绝的山脉,也有傲然独立、卓然有姿的孤峰,更有万山耸立、如春笋入云的峰丛。江河入海,大山连绵,这莽莽苍苍的土地,与生于斯长于斯最终亦归于斯的人们,它们和他们的一切,都是我目光最常态的牵引,是内心最长情的告白。我从乡村走出,在城市里落脚。几十年间无数次往返于城乡之间,走着走着,自己仿佛也早已融入这熟悉的莽莽苍苍,并且理解了像我的祖辈,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兄弟姐妹一样的人们,他们的隐忍、坚毅、豁达与宽容,他们的劳动、奋斗和梦想,他们的悲伤、欢乐和日常。

前几年我把老家的旧房子推了,在原址上建了新房子。旧房子是平房,再加上门前邻居房子的阻挡,以前回老家,无论是屋里,还是门前,都看不到远处的风景。新楼封顶那天,我走到楼顶,突然发现,远处的那些山山岭岭,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熟悉是因为小时候就看惯了,陌生是从来没有从比地面更高的视角,看见过这些山岭。那一次,我站在楼顶,看古松山高耸,鳌山巍峨,老虎岭静卧,金峰山如屏,古窦山回首,眼前分明就是一片莽莽苍苍。那一刻我的内心突然无比安静,我知道,我的情感河流,我的诗意版图,源头都在这里。

人生如行路,年岁的增长是确定的,但时间会给你的生命带来什么,前方会遇见怎样的景致,则全属未知。古人因此有命运莫测的感叹,翻开历史的大书,每一页几乎都是沧桑。这对诗人倒是有益处的,至少我是这样,雷霆雨露都是诗意。每次我在纸上,或是手机上,写下一个题目,一个词,一行字,我觉得都是与这个世界,与亲人朋友的一个交流,是一句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眼神。文字其实也是我的朋友,相识多年,它们都知道我的心思。

(注:这是作者在诗集《我热爱这家园的莽莽苍苍》阅读分享会上的发言。)

好诗是什么样子的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