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族作家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你好,219国道
以人性之光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6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好,219国道

□ 黄佩华(壮族)
▲作者在G219国道旁的界碑留影。 作者供图
 

2023年11月1日下午,我和老覃从南宁坐动车出发往防城港,打算与从我老家桂西北西林县过来的老邓和老梁在东兴会合。

我们乘动车到防城港北站下车,当地作家仁海兄即把我们拉往东兴方向,先到北仑河口景区停留,边游览边等候西林过来的两位老友。

老邓去年退休,按照事先的约定,今天他和提前退休回老家照料老母亲的老梁从西林过来,他们沿着云南广南至防城港的高速公路,途经富宁、那坡、靖西、大新、崇左、上思,一路走走停停,直至华灯初上时分才赶到景区路口的海鲜大排档餐馆。

坐下来享受海鲜大餐之时,老邓解释道,虽然他这次开的车是新买的丰田汉兰达SUV,车况不错,而且他们早上也出发得比较早,但毕竟是跑了六百余公里的路程,还有一截从西林至广南近一百公里的二级路,所以就花了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然而,老梁却不完全同意他的说法,他“检举”说,老邓每到一处观景台或服务区,都必然要磨上一些时间,从不同角度、换不同景物拍摄风景,而且还不时要老梁扮演临时模特,一会拍照片,一会拍视频,完全不顾天色渐晚路途还远。

我们“四老”这次相约集结东兴,原因只有一个:为了G219国道。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国道阡陌纵横。然而,我是从老邓嘴里知晓有一条G219国道的。之前我只晓得他是个自驾狂,早年曾经开一部旧桑塔纳带上老婆闯西藏,打算从拉萨开往新疆,但是车子在阿里的雪地里抛锚了,零下20多度的气温差点把两公婆冻死在G219上。之后,他又买了一辆柴油皮卡,多次沿G219进怒江走丙(中洛)察(瓦龙)察(隅)。于他来说,挑战G219是他毕生的夙愿。在他的描述中,我也渐渐觉得,G219的确是有无限风景的,也是值得去走一走的。于是,2023年的国庆长假,我和家人特意到云南保山腾冲试走了一段G219,果然真是不一般的体验。

打开中国地图,我才发现,祖国大陆几乎是被三条公路环绕的,它们分别是G219、G331和G228国道。G219国道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县开始,途经新疆伊犁州、喀什,西藏阿里、林芝、墨脱、察隅,云南怒江河谷、腾冲、德宏、西双版纳、红河、文山、富宁,广西的那坡、靖西、大新、龙州、凭祥、宁明、东兴,全长10065公里,其中广西段725公里。第二条国道G331则从新疆哈巴河县为起点,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抵达辽宁省鸭绿江畔的丹东市,全长9301公里。第三条国道G228起点辽宁丹东,沿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抵达广西防城港东兴口岸,全长7800公里,被誉为中国最美最长的海岸风景线。G219和G228在东兴的交接,使这座美丽的边城与辽宁丹东、新疆喀纳斯一起,变得家喻户晓了。

老邓虽然痴迷于云南西藏的G219,但是还没有走过广西的沿边公路,尤其是东兴至友谊关段。在广西段,G219是和沿边公路几乎是重叠的。我早有自驾广西沿边公路的想法,无奈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在老邓的极力鼓动之下,于是我们又约了写诗的老梁和文学编辑老覃,几个老文友一路同行,兴趣相投,路上就不会寂寞了。

我们在东兴市区住了一晚,第二天早餐后,就直奔国门口岸景区。“不到口岸走,不算到东兴”,我们依次游览了雄伟的联检大楼、中越北仑河大桥、北仑河、大清国五号界碑、胡志明亭、河堤路、国旗街、侨批馆……然后,再转往北仑河口景区,到竹山村拍沿边公路零公里纪念坛,此处也是G219的终点;观赏山海相连地标;看北仑河滔滔入海。之后,我们一行便从北仑河口出发,开始了广西沿边公路和G219自驾游的行程。

2024年5月10日,幸运再次眷顾到了我这个喜欢自驾游的旅行者。我有幸受邀参加“共赴海边山·相约防城港”文学名家走进防城港采风活动,而且恰巧被分到了“边关组”,使我得以继续详细考察G219国道防城港段,和它深厚的人文历史以及新鲜的样貌有一个较为深入的接触。

由于上一次走G219是走马观花,我们的目光偏重于自然景致,大家都把停留每个地点的时间,几乎都花费在了拍摄照片和视频上。而这一次有了主人的精心安排,我们刚刚驶入国道不久就遇上了硬货。

在防城区那良镇滩散小学,我们遇到了一群为保护界碑而声名远播的孩子。当我们步入滩散小学校园的时候,静悄悄的校园里走出一个面色黧黑一头短发的中年男子,他面带笑容地自我介绍说是这所小学的校长,叫廖运彬。我正纳闷这偌大的校园里为何只有校长一个人时,他引导我们穿过洁净的操场,带进了一间经过精心布置的教室,里边的六名少先队员整齐地排成一字队行,静候在一面贴满各种数据的墙报前。看见我们到来,他们先是行了少先队礼,然后开始敲打自制的竹梆,念着动听的歌谣,用有韵律感的普通话轮番向我们一一介绍“红领巾护界碑”小队的事迹。

孩子们告诉我们,滩散小学从2001年4月开始,就成立了“护界碑”红领巾小队,第一批共有15名队员。他们以1346界碑为起点,带动了里火、大河、范河、民生、南里等六所小学的护界碑小队,参与守护了边境线上的九座界碑。其中,滩散小学负责保护的界碑就占了四座。

孩子们说,是志愿者辅导员黄永腾爷爷多年的悉心指导,他老人家还亲自为同学们谱写了《护国界界碑歌》《我们也是兵》《“真张系啰”歌》,这些歌曲唱起来铿锵有力,旋律优美,唱出了“护界碑”队员们的精气神。是廖运彬校长和老师们20多年如一日,教导同学们如何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边防、守护界碑,一茬茬,一批批,一代代,鲜红的“护界碑”旗帜永远飘扬在滩散小学的校园里。

接着,廖校长又把我们带到G219国道和界河之间的一个小广场,早有数十名“红领巾”和几个老师等候于此。正当我疑惑廖校长为何把我们带到这里时,我蓦然发现,就在广场的东面公式立着一地界碑,赫赫有名的1346界碑正默默地站在那里。不一会,孩子们便以界碑为背景,开始了他们的演出。

当天中午,我们徜徉在那良镇古街的青石板路上,去寻访刘永福老将军的故居。作为黑旗军的统领,这位老英雄曾经在越北与法国入侵者兵戎相见,他的足迹踏遍宝岛台湾,当年他就像一根钉子一样镇守祖国边疆。而今,他的故居依然在岁月的风雨中傲然挺立。

下午,我们继续沿着G219国道西行,在往峒中口岸途中,车子忽然往右一闪,拐上了一条小道。大约几公里之后,车子突然在一处较为空旷的场地停了下来。我们下车一看,这里竟是一个篮球场,但球场四周却没有一间房舍。这时领队的市文联杨副主席说,尖峰岭哨所在坡上面,大车无法上去,还要步行一段上坡路。

我们继续在蜿蜒而狭窄的公路上攀登,爬了几个大急弯,尖峰岭哨所终于出现在跟前。削山而建的哨所前小广场上,只见五名身着作战服的民兵战士排成一字阵,个个昂首挺胸,俨然山间一棵棵挺拔的松树。年轻的哨长闭正法向我们一行请示过后,我一眼就认出了队列中的老哨长陆兰军。

1996年3月,30岁的陆兰军接过父亲陆之方和兄长陆兰廷的枪,成为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的第三任所长。当说起当年自卫反击战时受命担任哨长的父亲时,老陆的神情现出了几分自豪和骄傲。在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年近五旬的陆之方积极配合部队,严格执行观察、巡逻、潜伏等任务。他们依托尖峰岭工事等诸要点,一次次完成通报敌情、火力掩护、搬运弹药、救护伤员等任务,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多次嘉奖。兄长陆兰廷退伍后毅然接过父亲的枪,把哨所建设得井井有条,在边防巡逻、边境管控中屡创佳绩,在哨所一干就是十四年,他立过功受过奖,因而破格被安排到区武装部仓库工作,继续发挥余热。

值守哨所近三十年的陆兰军,每天在高山密林中巡逻、驻守,用岁月和时光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由于他热爱祖国边疆,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在和平年代边防建设中做出了贡献,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等称号。

在这个英雄哨所的荣誉室里,我们还看到侦察英雄邓有程、被誉为“炮兵的眼睛”王以新、模范武装干部黄富贞、支前英模陈玉英等人的感人事迹。在这小小的高山哨所里,当我看到1995年出生的所长闭正法和他年轻的战友们,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迈向边防巡逻之路时,我便有理由相信,尖峰岭哨所英雄传将会一代代地传诵下去。

(作者系本报文学顾问)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