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族作家
3上一版  下一版4
 
防城江的源头(外一篇)
父亲的肩膀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城江的源头(外一篇)

□ 徐仁海
防城江美景。 李奇东 摄
 

流淌不息的防城江,养育过多少人?滋润了多少土地?有多少人深怀感恩之情,叫她一声母亲河?

十七岁那年,我从北仑河畔落户防城江畔,到如今,晃眼过了四十余载岁月。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喝的用的,皆是防城江水。甚至,于炎炎夏日和隆冬季节,我都在防城江畅泳,一任江水如儿时母亲轻柔地抚摸,那个清凉,怎个惬意了得。

对于防城江,她的源头在哪里?虽然我年轻时也无数次探问过、考究过,但终归未曾实地探寻和触摸。去年的春夏之交,为了写一组十万大山的生态散文,我深入十万大山南麓腹地进行采访。经过一番行走探访,原来防城江的源头在十万大山南麓!

延绵的群山之中,扶隆隘绿荫如盖,盘旋上升,站在海拔891米高的隘顶,极目处,山峦蜿蜒起伏,而眼下,南面是防城区,北面是上思县。南与北,苍老的水源林将绿色尽情延展,就连迎面吹拂的风,都带着淡淡的绿香。在隘脚处停车,走了一段绿树遮蔽的人工栈道,随着蛙鸣和鸟声,终于来到谷底。满眼苍苍绿绿之中,一练飞流,似从天而降,飘着刺目的白,直流而下,坠落峡谷的底部,以滴水穿石之功,历经千百年,在谷底平缓处形成一个百米见方的深潭。潭水碧绿,深不见底。据当地的老人说,即便是秋冬季节,飞流亦细水长淌,极少断流。流水顺着山势而下,成涧成溪,这就是防城江的源头之一。

细究防城江源头,还有不少“小江小河”,其中叫得出名字的就有同在扶隆隘的另一条江大垌江。此江也是发源于密林中的狭谷,谷底处一个个由小到大的水潭顺山势往下星散着,连通着,最终成江。水潭不深,可见鱼游浅底,水潭周边,水草、灌木葱茏。大垌江虽然狭窄,但江水经万千植物根系的过滤,愈发清澈,或急或缓,泻意而行,在那勤街与另一条江——发源于北基村分水坳的水尾江汇合成为那勤江。

苍绿色的白石牙山,因茶而闻名于世。那十余棵珍稀的古茶树,倚挂峭壁而生,却几百年碧绿青翠,天地灵气养育了它的幽香与回味,才让品茶人对她情有独钟。防城江源头之一的西江,就发源于白石牙山的千百条涓涓细流,她的生成尽管缓慢,然则不沽不竭,条条细流日夜不息流淌,最终汇成一条浩浩江流。

还有一条发源于扶隆殿六的小峰江,此水来自山顶上的千树万绿之下,由万千树根涵养后,先是汩汩冒出,逐渐聚少成多,当积攒够了能量,便乘着山势,奔流而下,经小峰至桂坝口,一头扎入那勤江……带着十万大山浓浓绿香的大菉江、那勤江、扶隆江,沿途不断吸纳汇合,以湍急穿越雾浓雾淡,以奔涌钻进钻出山山岭岭,再在华石缓缓汇聚成华石江。而防城江溯流而上,便是华石江。

在防城江与华石江交汇处,还有发源于崩山顶大龙沟的华石细江,发源于金顶障、三角灶等处的丹竹江细江,发源于那窿金顶嶂的冲敏沟等,这些不同的支流,为防城江源头注入了活水。

孕育于莽莽森林,涵养于万千树根之中,聚潺潺泉涌,汇涓涓细流,终成河成江,从十万大山深处来,百曲千弯,一路向海,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的防城江!

一条江,滋润、养育了一座因港而兴、向海图强的城市,其功何其大焉!但江河也需要善待,需要呵护。防城江源头的生态保护,沿江沿河岸线的生态修复,这是一座城市在致敬一条江啊。

陀螺旋出的民族乐曲

据记载,砧板陀螺起源于宋代,明朝在宫廷流行,之后逐渐流散于民间。砧板陀螺,流传于防城港市中越边境峒中镇一带村屯和附近的越南乡村,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峒中镇一带村屯,无论壮族人还是瑶族人,甚至侗族、京族、汉族人,除了逢年过节,将打砧板陀螺作为欣赏娱乐或技艺比赛开展,农闲时也爱自发组织打砧板陀螺。汉族人把打砧板陀螺叫“打棋乐”,壮族和瑶族人叫“独生”,虽然叫法各不相同,但打陀螺赛的玩法却几乎都是一样:双方各派出一名选手,齐拉陀螺着地,谁的陀螺旋转时间长则为胜方。胜方也叫“钉方”,而输方则叫“落方”。落方将陀螺落地拉旋,由“钉方”任意钉打、劈、砍。经过激战,如果“落方”留在地上的陀螺比“钉方”留在地上的陀螺旋转的时间长,则反败为胜。比赛时间由双方约定,时间一到,看谁坐“钉子”的次数多为最后胜出。若坐“钉子”的次数双方相等,则通过双方各派一名选手,齐拉旋转陀螺着地,以一陀定输赢。看谁旋的时间长,谁就是最后的获胜者。

在一个山风清爽的上午,我走进四面群山环抱的和平村。走进建于村道旁一处简陋的陀螺比赛场,我问身边一个正如醉如痴观看比赛的老伯,今天不是节日,也没有游客,怎么会有陀螺比赛?他笑着回答:“只要上次比赛赢了的一方一招呼,大家便会四处涌来。现如今都有手机,有摩托车,山路都铺了水泥路面,方便着呢。”行走于村寨间,看一只只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陀螺在飞速旋转,我内心充满了一股民族团结的情怀。

地处中越边境的壮族小山村——尚义村,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刷刷地雪亮。穿村而过的沿边公路旁,一个近千平米的地坪,用半米高的尼龙网圈着,只留五米宽的入口。村民踏着路灯的亮光,鱼贯而入。地坪内,一条半尺高近百米长的水泥挡土墙,被村民们当成条凳挨肩坐着。那些站着的村民,怀里皆抱了个海碗般大小的陀螺,手里握着一根方木条,半米长的小木条上,缠着小手指粗的麻绳,人人一副精神抖擞、跃跃欲试的模样。随着地坪一侧两柱高杆上的白炽灯猛然亮起,一场陀螺赛便拉开序幕。

随着“啪”的一声,被攻击的一方的陀螺便在泥地上嗡声旋转起来。而攻击方则小跑几步靠上去,蹲开马步,弓腰侧身,于瞬间凝了神屏了气,用了全身力气照准那只正在旋转得欢快的陀螺,也带着“啪”的一下脆响,狠劲掷下。准的,将旋转中的陀螺劈飞,便赢;若是掷偏的,自己先摇摇晃晃转了几圈便倒地,便输。围观的人为赢的一方鼓掌喝彩,为输的一方叹息,气氛热烈、和谐。

尚义村的陀螺赛,最初为村里的壮族所喜爱,渐渐地,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也参与进来。过去,村道泥泞,没有大的场地,更没有照明的灯光,陀螺赛只能在白天进行,分散于村中。现如今,尚义村陀螺赛有了专门的场地,配了灯光,陀螺赛的含义也得到了丰富和扩展,除了娱乐,还增添了一抹健身的意蕴。

地坪的一角隅,一位老者若有所思地凝视着前面不远处旋转的陀螺。此时,陀螺仿佛成了承载追忆一个个春夏秋冬的载体。他,在思寻哪一个春夏秋冬呢?陀螺赛仍在进行,嗡嗡的蜂鸣声,是各民族和谐的乐曲。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