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具体指导,自治区民宗委、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培养研习营(以下简称“研习营”)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开营仪式。据了解,这是全国有关民族古文字古籍人才培养的首个研习营。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利来友,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吕嵩崧,自治区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韦尚雄,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卢培钊,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兴宇等出席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石立民主持。
在开营仪式上,出席领导为“中华古壮字古籍研究院”“民族文字古籍出版人才小高地”“民族语言文字与古籍研究人才培养基地”揭牌,并为特聘专家颁发聘书。广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发布了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信息系统和古籍整理出版服务软件。
本次研习营主题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做好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为期3天。研习营邀请了来自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的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围绕民族古文字古籍文献整理实践、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培养、古籍数字化工作、古籍版本鉴定等专题开展研习。来自北京、内蒙古、吉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从事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出版、数字化等工作的各高校专家学者、各出版社骨干编辑以及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者“五支队伍”代表共115人参加研习营。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管理队伍、民间文化传承人队伍、市县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专家学者队伍、编辑出版和数字化服务队伍所组成的“五支队伍”在服务广西古籍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优异成绩。本次研习营的开办有利于形成统筹推进新时代广西古籍工作的合力,为加强古壮字人才传承、民族文字古籍识读破译、古籍整理规范、古籍数字化等领域工作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年龄结构优、专业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古籍工作队伍,推动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何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