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链”同构推动德保黑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马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共绘民族团结篇章
双江镇:念好“山字经” 种出“致富果” 走出乡村振兴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江镇:念好“山字经” 种出“致富果” 走出乡村振兴路

 

在荔浦市双江镇永福村白燕山屯的山冈上,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个头肥胖的大果山楂挂满了枝头,宛如一颗颗致富的果实。该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树上的山楂果实,并进行挑选和装运。

在果园里,看着成熟的果实,种植户陈军和采果队的工人一样忙个不停,指导工人采摘、挑果。看着采摘下来的山楂果,种植户陈军开心地说:“今年的天气好,非常适合大果山楂成长,现在每天都有20多个工人在地里帮采果。我有60多亩的大果青皮山楂,产量大概是25万公斤左右,按照目前地头价3块多钱一公斤来算,效益还是不错的。”

由于山楂果果实又大又肉厚,果肉细腻,且能长时间贮存和运输,加工成的糖山楂、山楂酒、山楂汁等产品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经过挑选,果皮鲜亮、无花皮、个头较大的优质大果山楂被装框销往柳州、玉林、广州等周边城市。

据了解,陈军从事山楂果种植已经有好几年了。几年来,除了通过土地流转,让群众获得土地租金外,还让自己的收入增加了,同时,由于大果山楂由开花到采摘都需要精心护理,除草、保花保果、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得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有工作、有工资。

在双江镇永福村,像陈军这样,因地制宜通过大面积种植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增加收入,获得经济效益的还有好几个,他们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永福村驻村第一书记叶雄斌说:“我们村地多山少,群众因地制宜,通过发展特色大果山楂、金桔、香菇增加收入,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双江镇通过念好“山字经”,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通过突出农村产业兴旺,释放发展活力,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深耕细作,巩固和扩大特色产业种植范围。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苗木、特色水果以及传统马蹄、荔浦芋、砂糖桔等农业种植模式。通过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培育出了一批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钟国文 钟盈盈 黎家炜)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