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
3上一版
 
乐业县五个聚焦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桂在行动”
发挥政协凝心聚力优势 “光热城”石榴花开结硕果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3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政协凝心聚力优势 “光热城”石榴花开结硕果
——合山市政协助推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侧记
□ 吴伯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去年12月18日,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公布,素有“光热城”美誉的合山市榜上有名。这也是合山市政协成功助推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一个显著成果。

近年来,合山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政协人才、智力等优势和广泛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履行政协职能和助推民族团结双向融合、一体推进,为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政协力量、展现政协担当。截至目前共有合山市岭南民族初级中学、合山市税务局等多个单位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坚持一条主线,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一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常委会季度学、党支部每月学、机关每周学、委员活动日学”常态化学习机制。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先后出台了《合山市政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指导文件,发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倡议书,三是加强上下联动。落细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两个纳入”,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解决推进创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22年以来,合山市政协共召开专题汇报会8次,开展以“绽放民族团结之花”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25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交流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交流活动1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展1场,到六龙村、北泗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活动1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暨书法进校园公益活动4期,到帮扶联系村里仰村开展“民族团结故事大家讲”主题实践活动1场。

抓实两个保障,扎好民族团结“同心结”。一是抓实组织统筹保障。牢固树立“在合山,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工作理念,坚持高位统筹推进,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清单制、目标制,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二是抓实基础创建保障。组织委员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专题调研活动,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言献策,凝聚创建共识形成合力,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创建工作高潮。

打造三大品牌,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一是创新打造基层政协协商品牌。在实现委员联络站3个镇全覆盖的基础上,设立4个“委员工作室”,并在河里镇马安村贡模新村建立政协委员工作站,构建起覆盖镇、企业、村三级的基层协商网络,把协商平台搭建到百姓“家门口”,通过一场场协商活动,打开了农民群众“话匣子”,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2022年以来,政协委员工作室(站)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微协商”等方式提交问题21个,转有关部门办理落实13件,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得到解决。其中,北泗镇六龙村下寨屯群众关心的“撂荒地”问题,通过召开现场办理协商会,镇政府积极推动,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协商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二是创新打造“书香政协 香飘合山”读书实践活动品牌。以“书香政协”推进合山“书香社会”建设,为合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更多共识,汇聚更多智慧和合力。2022年以来,先后到里仰村、工人文化宫、政协文史馆等地开展“书香政协·同心筑梦”委员读书与书画艺术鉴赏活动、“打造书香政协 讲好合山故事”等读书沙龙活动16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红色经典”朗诵读书沙龙活动1场,开展“翰墨歌盛世 丹青颂党恩——合山市2023年庆‘五一’书法美术作品展”1场。三是创新打造“来宾好商量”合山篇全媒体协商品牌。2022年以来,分别开展以“发挥‘联营村企’作用 助推产业发展”和“大力发展‘风光’新能源项目 促进桂中能源基地转型发展”为主题的全媒体协商,打响“合山政协品牌”,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

聚力四项任务,走好民族繁荣“同心路”。一是凝聚思想共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落实凝聚共识中的重要作用,落实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团结引导非公经济委员有序参政议政,政协委员和委员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春蕾计划”、99公益日、“母亲邮包”、“希望工程 圆梦合山”爱心助学活动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资42万元,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团结一心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二是聚力改善民生福祉。紧盯各族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小建议”有效化解一批民生“大问题”,推动建好双凌屯和洛沙屯的主干道侧排污涵管、长模村道路硬化、向阳小区新安装石凳、市实验小学门口交通安全管控、市第二实验小学建设。积极争取利用2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工作经费用于修建里仰村文化广场和修砌护坡围栏、六龙村高龙屯篮球场、瀑泉村拉的屯雷公山桥、东亭村文化长廊、古邦村早晚稻抽水费用、石村排污沟盖板以及修缮监测户房屋等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助推全市首家公立普惠型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助力建安幼儿园、光明幼儿园开园招生,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三是聚力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坚定不移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积极用好旱改水、“小田并大田”等项目资源,2022年联合统战部统筹安排180万元衔接资金,实施古邦村水利渠道建设项目,该项目设计渠道长3.37公里,设计灌溉面积630亩,项目建成后满足灌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受益人数达150户1058人。2023年投入177万元用于实施里兰村上塘和上贡坚果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马安村哦片至江洞片优质稻种植基地沟渠建设项目3个项目,为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助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保护,通过协商在基层活动,充分发挥委员的界别优势,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民族文化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合山壮师剧《调解》入选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活动。彩调剧《儿子》入选《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2019-2021年)》第二批作品。合山壮师剧、龙王壮族婚嫁习俗、汉族抢花炮、龙王武术等共4个项目获批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织非遗系列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把民族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形式融入校园和乡村建设,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助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四是聚力推动社会治理。按照“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要求,聚焦社区和各族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实事开展协商,把协商议事平台搭建在农村、社区、一线基层单位,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助力路灯维修、安装充电桩、学校交通安全隐患等12个协商议题,维护和谐稳定、助力社会治理,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突出五大载体,架好民族“同心桥”。一是突出宣传教育推进创建。以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为目的,加强“滴灌式”宣传教育,搭建“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多个宣传教育平台,通过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在各类学校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开展全方位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树牢各族群众“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理念和共识。投入1088.8万元打造0.6公里城市背街小巷,通过对原矿区工人电影院的升级改造,打造全市首个矿区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打造一条从里兰矿社区、马安村贡模屯、虎鹰公司到湿地公园的10公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示范带,先后建成里兰矿社区、六龙村下寨屯、马安村贡模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屯(社区),结合“七进”活动,做强辐射带动。二是创新搭建建设载体。高标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教育基地以及7个“同心文化广场”,马安村贡模新村屯为“特色村寨”,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三是突出多彩活动推进创建。坚持政协委员主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全面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活动,推动创建活动覆盖面进一步拓展,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突出建市40周年推进创建。2022年以来,以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及建市40周年为契机,创作排演小品、舞蹈等种类文艺作品共7件;坚持以“旅游+”发展理念为导向,积极创建新的实践教育基地,形成合山国家矿山公园东矿园区、广西虎鹰、马安贡模等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激活研学旅游市场,实现研学和旅游融合发展。五是突出“互观互学”推进创建。建立互学互观互助、集中培训的学习机制,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不断提升创建水平。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委员培训班4期,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个。

(作者单位系合山市政协)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