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
3上一版
 
南宁打造“石榴花开美邕城”民族工作品牌 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
以多彩艺术保护传承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多彩艺术保护传承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房永明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保护传承我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尤为重要。以怎样的当代表达,从广西多民族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用多彩的艺术更好地推动广西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丰富的特色传统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文艺作品。

广西文艺家立足广西风格独特的生活习俗、活跃丰富的节庆活动、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古老质朴的民族建筑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文艺作品,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利用“春节”“广西三月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节庆活动,线上线下持续开展广西非遗精品艺术展演、“广西美味百县千菜”非遗美食大赛、“广西有礼广西美味”文旅商品暨非遗美食大集市等系列非遗精品展示展演活动。在80多所学校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比如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黄泥鼓舞的基础上融入音乐、节奏、动律、舞蹈等元素,编创了《黄泥鼓操》,现已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教学活动。

一批从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作出的作品获得全国大奖。如桂剧《血丝玉镯》、彩调剧《新刘三姐》、壮剧《歌王与将军》桂剧《风采壮妹》、舞蹈剧《咕哩美》、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歌曲《挑着好日子山过山》、《大地飞歌》等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彩调剧《哪嗬吚嗬嗨》、壮剧《歌王》、舞蹈剧《咕哩美》、壮族舞剧《壮锦》、彩调剧《新刘三姐》等获得文华奖。《三月三九月九》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咕哩美》《咛罗哪嘞》《仫佬仫佬,背背抱抱》《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打蓝靛》《瑶山夜语》等获中国舞蹈荷花奖。

进一步保护传承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文艺力量。

一是全面梳理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传统文化数据库,打造一批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全面梳理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山歌文化、铜鼓文化、“那”文化,桂剧、彩调、壮剧等。积极打造和提升传统文献和文化研究基地,加强实施古籍保护阐释及数字化工程,应用人工智能与文本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西文献史料电子数据库,加大传统经典资源供给。注重各民族的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传承,让各民族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走更远”,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基因库。

多年来,广西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底蕴,推进打造特色民族传统文化品牌,推动全社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浓厚氛围。自2014年起,将“广西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法定节假日,充分挖掘和整合广西丰富的历史、民俗和民间文化资源,致力于将“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培育为广西民族品牌节庆之首。支持各地举办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和文化旅游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资源河灯节、宾阳炮龙节、侗族多耶节、防城港京族哈节、仫佬族依饭节等民族节庆的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大地飞歌》等系列文化活动,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同时,打造了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品牌,创新培育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民族文化发展模式,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完善奖励扶持机制,促进广西多民族文艺高质量繁荣发展。2018年实施《广西优秀原创文学作品扶持办法》、文学桂军“出名家出名作”项目,大量作品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等全国重点文学刊物发表。3部作品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广西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2023年,广西出台实施《广西优秀文化文艺作品奖励办法》和《广西文艺“出精品、出人才”激励计划》,激励计划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以奖励添动力,推动广西文艺高质量繁荣发展。

三是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光彩,推动广西民族文化重焕荣光。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资源,生动书写各民族传统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用心讲好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故事,增强民族艺术的文化底蕴和感染力吸引力,以各民族的故事丰富广西故事,以各民族的精神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创新必须回归,创作需要“深扎”,即便是本民族的艺术家,也要静下心来,深入本民族文化的根,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广西本土乐队瓦依那在《乐队的夏天3》舞台上横空出世,夺得大赛第三名,再次证明汲取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促进文艺作品的升华。

四是强化人才培养,壮大广西多民族文艺家队伍。不断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采取多种方式为各民族艺术家的成长进步做好服务,积极扶持青年艺术家、基层艺术家,努力培养一支覆盖各民族、涵盖各门类、结构均衡、规模宏大的多民族艺术家队伍。近年来,广西文联实施新时代青年文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与中国文联、鲁迅文学院联合举办高级研修班,遴选一批青年拔尖人才,聘请全国名家名师,通过带徒结对培养方式,努力造就一批青年领军人才。目前,各广西文艺家协会会员达19500多人,加入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3200多人,全区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系自治区文联办公室主任、广西作协副主席)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