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1+1+4+3+N”目标任务体系
●充分发挥自治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民族工委等的统筹协调作用
●全区上下共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
●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格局更加完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新立项民族宗教理论研究课题35项,其中12项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一般项目
●召开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理论研究成果报告会暨自治区民宗委咨询委员会会议
●完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各历史时段史料的挖掘整理、甄别选取工作,摘录史料140余万字
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更加显著
●举办“广西模范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
●开展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工作,共有200个和299名个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
●推广国家民委“道中华”外宣品牌,广西关注量突破18万人次
●实施“三项计划·桂在行动”,2个国家“三项计划”试点示范项目获批实施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举办10期培训班,培训600多人次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面向全区开展宣讲,实现12个自治县和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59个民族乡全覆盖
●面向全区干部群众群发1.4亿条短信,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覆盖
●举办“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活动,包括桂台各民族欢度“三月三”活动、桂滇黔三省区十市州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活动、广西民族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
●启动广西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备战工作
●持续开展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广西体验区项目在京与各民族游客见面,现场参观人数突破10万人次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广西卷》编纂工作基本完成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管理办法》印发实施
●配合国家民委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在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试讲
●“广西古籍文库”数字平台(第二期)被纳入国家民委和中宣部古籍数字化重点培育项目,广西38部少数民族古籍亮相国家古籍数字平台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第26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加大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典藏工作力度
●举办“石榴籽·向未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征文活动,东西、凡一平、石才夫、黄佩华等著名作家出席颁奖典礼
●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壮文版《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壮文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出版发行
●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丛书·爱我中华”(少儿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成效
●自治区财政厅加大财政资金保障,支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2023年专项安排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等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资金超47亿元,累计下达6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转移支付1384.18亿元
●2023年共获得中央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7.16亿元,较上年增幅6%
●深入8个边境县(市、区)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调研,撰写的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调研报告获得自治区、中央第十一巡视组领导肯定
●2023年,自治区财政厅安排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30.35亿元,由边境地区统筹安排使用
●广西获得中央对地方民贸民品生产贷款贴息引导支持1.9亿元。258家企业被认定为“十四五”民族贸易企业
●确定33个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试点企业
●广西有44个村屯被命名为第四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19个村屯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目前我区共有13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0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39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
●在全国率先启动“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两场产业合作洽谈会吸引34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135.29亿元,相关工作成效被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加大边境地区“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支持力度,2023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65亿元支持11个试点项目。开展兴边富民创新推进试点工作
●举办隆林各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富川瑶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共协调落实县庆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3.2亿元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加快打造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的实施意见
●广西有14个地方和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广西有295个地方和单位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范围从县级以下单位拓展到区直和中直驻桂单位、设区市
●51个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结对挂点打造6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覆盖12个设区市、42个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