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来宾市兴宾区积极探索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新举措,在来华、城北、城东、河西4个街道办分别设立民族工作事务服务中心,采取“党建+服务”的方式延伸民族工作事务服务触角,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党建为引领,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各街道党工委以民族工作事务服务中心为平台,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的出发点,在基层党建工作中采取“服务中心支部+社区支部”的模式,大力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双报到”制度,报到率达98%。引导单位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并通过“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引领干部职工、支部党员、居民群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与民族文化发展史。根据社区居民语言习惯,使用汉、壮、苗、瑶、客家话等多种语言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理论、法律法规和民族宗教基本知识,让党的声音走进各族群众家门。
以网格为单元,提升民族工作服务质量。各街道办均设立了民族事务服务“一站式”便民服务区,为各族居民提供社保缴纳、法律援助、困难救助、就业推荐、创业培训等服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住宅小区物业,划分网格服务区,推行“一格三员”网格管理模式宣传国家民族政策,收集民族团结舆情信息,并采取“党员+社区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的模式,为有慢性病的群众提供定时上门医疗服务和为有特殊困难的群众提供预约、上门、代办服务。网格员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抓苗头,防患于未然,妥善处理各族居民间的矛盾,调解率达100%,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的民族团结工作格局,真正让网格化管理与民族团结相融合。
以活动为载体,增强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力。积极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如在“广西三月三”期间开展“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兴宾”活动,在端午节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粽香情浓迎端午”等活动。组建4个贝侬合唱团,发动唱歌爱好者和群众参与基层文艺活动,通过招募艺术馆老师、中小学退休教师以及辖区内具备文化文艺特长的党员、大学生等人组成志愿服务团队,对合唱团成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举办民族特色活动,2023年举办舞狮子活动2次、民族团结进步运动会1次,社区举办绣球、鞋垫刺绣手工艺培训班4期。通过举办活动,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凝聚社区居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向心力。
(蒙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