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
3上一版
 
“小砂糖橘”引发的“搭车效应”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建议加强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工作 以此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砂糖橘”引发的“搭车效应”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 崔现花
 

近日,网红视频“小砂糖橘”勇闯东北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现象级的关注热潮。这一热点象征着广西与东北之间展开的一场甜蜜的“南北恋”,以“小砂糖橘”为载体,依托其引发的“搭车效应”,生动展现了我国南北地区在经济、文化乃至民族情感上的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小砂糖橘”的故事超越了传统的地理边界,将南方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甜美带到了北方广阔的黑土地,实现了两地资源互补和市场共享,通过巧妙的网络营销策略,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搭车效应”不仅促进了广西砂糖橘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东北地区的旅游文化兴旺,展现出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和新可能。从网友们对“小砂糖橘”的日常关爱,到两地互赠特产表达情谊,再到签署旅游协议共享资源、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广西文旅等部门及各市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执行力,依托社交平台,精准把握住这一热点事件,以富有创意的方式推动了南北两地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此过程中,“小砂糖橘”事件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其一,要善于“蹭热点”。“小砂糖橘”之所以引爆东北,是南北两地活用了“搭新闻便车”原理,即“蹭热点”的结果。从“小砂糖橘”引发广大网民关注,发展到“南橘北莓”的浪漫故事,进而升级为一场众多网民广泛参与的“南北之恋”,促进两地各民族的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在此过程中,南北两地文旅等部门依托社交平台,善于抓住热点推出的一系列应对举措,是其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关键。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善于挖掘自身的优势,抓住乃至策划一些可以“引爆”热点的事件,并利用这些热点事件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地开展起来。

其二,要善于突出主题主线。国家民委等部门推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为广西开展文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和实践导向。为此,要以“小砂糖橘”引发的轰动效应为契机,扎实做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向纵深发展。首先,强化品牌的宣传打造。当务之急要做好“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宣传,使之贯穿于文旅活动的全过程。比如,在飞机场、动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以及各景区景点等,加大对广西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全国典范的宣传。其次,做好旅游线路的“精选”。广西各地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各地都有各自的项目特色。在旅游线路的策划上,要让来到广西一游的各地游客,在游历广西山水之美、体验乡村民俗、探访现实巨变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广西多元一体的民族交融、共同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多姿多彩民族文化格局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例,从中感受到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再次,要彰显广西各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良好风尚。在旅游接待的吃、住、行、游、购、娱全过程中,要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每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出广西人的热情好客,让游客来到广西就油然而生“中华民族亲如一家”之感,体味到广西素来就有“来者上宾”待客之道的浓郁民俗民风。

其三,要持续打响广西文旅品牌。任何热点都会有“消退”之时,要使“小砂糖橘”事件产生长效效应,抓好广西旅游品牌的宣传打造是不二选择。它提醒我们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中,应当善于挖掘和利用具有广泛共鸣的文化符号,通过鲜活生动的方式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增进彼此了解和认同。一是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持续发布与“小砂糖橘”相关的故事、文化背景、旅游攻略等内容,激发游客的广泛兴趣。“小砂糖橘”事件不仅展示了广西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魅力,更借助于情感共鸣和文化交流的方式拉近了广西与东北地区民众之间的距离。广西文旅需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将砂糖橘产业与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一系列以“甜蜜之旅”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或节庆活动,吸引全国乃至国际游客亲身体验广西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地道美食。二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与“小砂糖橘”相关的活动,如文化节、摄影比赛、美食展览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三是深入挖掘广西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以“小砂糖橘”为切入点,展现广西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推出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旅游产品,提升广西文旅的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

【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KY0950)、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课题资助经费重点课题(A类)“广西高校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A05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3上一篇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