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
3上一版
 
“小砂糖橘”引发的“搭车效应”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建议加强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工作 以此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议加强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工作 以此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 余 飞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内蒙古、新疆、广西等地考察调研和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充分说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并把它作为第一项任务提出来。这充分说明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是我国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必须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来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高度评价和更高要求的重要意义、内涵实质,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切实加强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成功经验的总结概括和理论升华工作,以此作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途径。主要理由有三点:

一是牢记领袖嘱托、贯彻领袖指示、谱写时代新篇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广西考察调研,还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和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每次都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给予高度评价,比如“祖国南疆始终巩固安宁”“各民族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典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团结、民族交融最成功的地方”“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祖国南疆的成功实践,是我国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等等。这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与各族群众亲切互动,再次称赞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求我们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我国,像广西这样能够得到最高领袖这么多这么高赞誉的地方不多。这充分说明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是扎实的,成功的经验是丰富的,荣誉和赞誉是名副其实的,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早在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就希望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首次指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次考察再次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我们必须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高度评价和更高要求,全力抓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工作,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

二是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疑难问题、加快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迫切要求。“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研究的迫切任务。理论创造必须基于一定的经验材料,应当是从经验中生长出来的,一定是建立在深厚经验研究基础上的,经验材料是理论创造的第一要素。丰富的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可以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调研时多次论述为什么广西是全国民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指出广西“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各族群众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奋斗在一起,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里的“四个同一”“四个一起”就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广西的生动写照。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广西“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祖国南疆的成功实践,是我国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指出,“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因此,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实践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西走得通,也走得好。总结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并将其理论升华,当前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许多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找到答案。

三是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迫切要求。广西民族工作要走在前面带动大家。这是党和人民的期望。在党的八大期间的1956年9月2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向中共广西省委韦国清等9名常委传达了中央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倡议,要求广西“应该创造一些范例”,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来源:《一个老民族工作者的回忆与感受》,向大有,《广西民族报》,2018年12月7日)周恩来总理指出:在我国,汉族人多地少,少数民族人少地多,这种悬殊的情况是一个特点,因此要创造一些范例,使少数民族感到汉族是愿意同他们合作的。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希望广西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僮(壮)汉两族人民在今后更加亲密地携起手来……使广西在全国成为一个先进的民族自治区域。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广西要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指出,“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要把持续扎根铸牢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经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广西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认真总结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成功经验,并将其理论升华,从广西各民族团结融合的悠久历史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时代实践中推出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疑难问题的创造性理论成果,以此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设。

(作者系自治区民宗委二级巡视员)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