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当前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时刻,回顾“岜莱诗会”一年走过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对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谋划做好2024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岜莱诗会”作为广西文坛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广西诗坛的一个重要标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持续贡献着诗歌力量。这一年,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从作品到策划组织活动,可谓亮点纷呈,既有继往的传统样式,也有开来的创新亮点,用诗歌力量,包罗了多民族诗人们的激越情怀,每月诗会推出的诗歌作品无不体现了诗人们的家国情怀,组织的活动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岜莱诗会”用诗歌力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定载入史册,影响深远。
作品篇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岜莱诗会”是广西诗歌创作、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是窥探广西诗歌生态的一块标志性的文学高地。来自区内外的多民族诗人集体发声,用诗歌凝聚力量、致敬崇高,唱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嘹亮的主旋律,体现了诗人们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和思想品质。诗会坚持每月出版一期,主题、内容不同,但均相得益彰,结合时政、季节,当月发生的大事件,通过专题约稿,筛选出较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现。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人民“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贺词饱含深情、催人奋进,凝聚起坚定信心、共创未来的强大力量。“岜莱诗会”一月篇便以“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为主题,向全区广大作家、诗人征稿,以“桂西诗群”为代表的壮、汉、苗等多民族诗人积极响应,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书写新时代、阔步新征程、昂首向未来的精神风貌,可读性强,主题明确围绕“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读后令人振奋。春天的八桂大地,到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是多情的季节,也是诗人诗兴大发的季节。在二月篇的诗句里,诗人们唤醒了春天,“春天终于回来/带着来自远方温暖的消息”(石朝雄《春天已经回来》),“我确认站在旷野/就是与无数个春天站在一起”(明素盘《与无数个春天站在一起》),“春暖花开”激扬了诗人们的诗情,这些对春天的倾情抒写,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诗意呈现。
清明时节雨纷纷,人们祭祀祖先,寄托哀思,祈求安康;“广西三月三”歌舞飞扬,各族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八桂大地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四月诗会以“最美人间四月天”为主题,向鲁迅文学院广西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的师生约稿,选登了“这片山岭之间平地/阡陌纵横,壮语和客家话共处/甘蔗和玉米轮作/像儿童习字的旧纸/像老人掌间的纹路”(拓夫《旧时山河》),“花苞做成了耳朵,垂挂两滴滢露/唇和桃腮之间的春意,如雨后的寨子饱满起伏”(杨碧薇《侗家姑娘》),“四月,宜一起读诗,奔赴春天的光芒”(邓萍《四月,一起读诗吧》)以及唐允《清明》、卢悦宁《大黎村》、李会鑫《碑文》等14位诗人的14首作品;或赞美诗意满溢的春天,或缅怀亲人、思念家乡,无不在弘扬传统中把这些浓厚感悟嵌进诗行里,读来令人动容。
当七月如火的季节到来,“岜莱诗会”带我们一起感受儿童诗中的灵性与美好。七月诗会推出来自广西各地的壮、汉、瑶、仫佬族等13位小诗人的作品。小诗人们的年龄从4岁到14岁不等。他们写“哭”,写“没有学会考试”,也写“幼儿园日记”。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句犹如拂面而过的清风,一扫夏日的烦闷和炎热。从他们简洁有趣的诗句中发现,儿童眼睛里的世界与成年人眼里的世界是如此不同。“岜莱诗会”四月篇和七月篇这两期的作者主要来自青年和儿童,这也是“岜莱诗会”这一年的创新点之一。“岜莱诗会”既关注成熟诗人的作品,也关注正在成长或还处在诗歌爱好萌芽的青年、儿童。“岜莱诗会”站位高远,更注重把版面留给新生代的作者,注重培养新人,这对于广西诗坛而言将会意义非凡。
“岜莱诗会”在报纸副刊中的使命就是更及时地用诗歌的形式来切入关注新时代的建设成果。去年8月贵南高铁贵阳至荔波段正式开通运营,革命老区河池市迎来期盼已久的首条高铁。走进高铁新时代,“岜莱诗会”迅速反应,特邀12位广西诗人,用诗歌表达对于这一盛事的喜悦之情。八月篇的“与诗同行,奔向远方”应时而生。“火车快了/旅途便短了/见面多了/思念便减了”(石才夫《火车即将抵达》),“一条银色的巨龙/穿越世遗地,飞跃绿宝石/在贵南的千山万岭间/唱着刘三姐的歌谣”(宋先周《银色的巨龙》),黄土路《那么多美好的事物都在雾里》,陈代云《某日过高铁工地》,桐雨《马、汽车与高铁》等,诗人们面对家乡的大喜事纷纷以诗赞颂这一历史性时刻。
同样,在协办的第七届广西花山诗会暨“作家回家”活动成功举办后,十月、十一月篇更是大版面刊发采风的创作成果。诗人们参观了东西文学馆、凡一平文学馆、会仙书院文学馆,深入怀远古镇、罗城仫佬族博物馆、天龙泉博物馆、棉花天坑等地考察,了解河池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感受新时代河池的山乡巨变,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岜莱诗会”集结了石才夫、刘春、黄土路、瓦四、黄芳、羽微微、韦汉权、高瞻等26位诗人的精选诗作。这些作品集中展现了诗人采风过程的所悟所思,有当下的时代讯息、也有对未来的展望。
此外还有五月篇的“诗画广西·走进崇左”、十二月的“壮美广西·多彩边关”中国文艺名家走边疆——防城港采风作品专辑。在“走进崇左”里,诗人们带着读者从左江和德天瀑布的明媚中走来,从花山岩画的深处穿越而来,带着田野花草的清香,带着弄岗放飞的梦想,一路欢歌笑语,把南疆边陲点缀成如诗如画……把祖国南疆的壮丽山水展现出来。“壮美广西·多彩边关”的采风作品成为2023年“岜莱诗会”的收官重点,来自北京、四川、广东、湖南等省市以及广西区内的30多名知名作家、诗人、摄影家和媒体记者深入“北港故里”文旅项目、簕山古渔村、江平古镇、京族博物馆、东兴口岸国门、竹山村、十万大山森林公园等地采风,创作出一批呈现防城港“上山下海又出国”特色旅游资源,展示广西边关国家风景道建设成果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最新动态的诗歌作品。
“岜莱诗会”在三月篇中策划了“山歌送别‘刘三姐’”,山歌手们纷纷以山歌表达对著名表演艺术家、一代“刘三姐”黄婉秋的哀思和悼念。十一月份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到来之时,当期诗会推出13位媒体从业诗人的作品,在“我们”的节日里,让广大读者感受他们在忙碌的采编工作中富有才情诗意的另一面。
由自治区民宗委主办,广西民族报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承办的“岜莱诗会”年度诗人已被打造为广西诗坛的重要奖项。2023年6月,2022年的年度评选结果揭晓,黄芳、雅北、牛依河三位诗人分别荣获2022年度诗人,丘文桥荣获2022年度评论家。六月篇隆重推出三位年度诗人的部分作品,并由年度评论家进行点评。
2023年的“岜莱诗会”从内容到形式上展现出广西民族报社以及广大作者的崭新形象,除了在系列活动的策划上标新立异外,还在作品的涉及面、作者的覆盖面以及对地域性和社会热点事件的重点关注上更具成长性和成熟性。“岜莱诗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在不断践行这些主题思想的道路上,“岜莱诗会”做出高质量、前瞻性的策划工作,在对作品的甄选、活动的筹划上展现出了“岜莱诗会”对于广西诗歌的突出地位。
活动篇
2023年“岜莱诗会”一如既往地积极组织、参与了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也成为广西重要的文学事件,影响良好、反响强烈。这一系列活动的成功落地,大大地提升了“岜莱诗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壮美家园——“岜莱诗会”作品选析》是广西民族出版社和广西民族报社成立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联合体的阶段性成果,于2023年6月正式出版。书中收辑的93首原创诗歌作品是近年来在《广西民族报》“岜莱诗会”上发表后集中精选而来,由“岜莱诗会”主要负责人、广西民族报社副社长黄浩云统稿,著名作家、《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提纲主编。选析作品集结了全国多民族诗人的心语和歌吟,讴歌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壮美图景。除了作品本身外,还邀请了国内著名评论名家,对每一首入选作品进行独立点评。阅读诗人的作品之外还可以借助附在作品后面的评论来深入体会、理解这些诗人创作的技巧、抒情切入点等而获得全方位的解读,在形式上又让读者耳目一新。这一由“岜莱诗会”发起的阶段性成果,才一面世迅即引起广泛关注,中央及广西近3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用文学作品讲好广西故事,当代广西杂志社、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民族报社、《广西文学》编辑部联合举办“石榴籽·向未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全区征稿,经过初评、复评和现场终评,共评出42篇入选作品,其中一等4篇、二等8篇、三等11篇、优秀19篇。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岜莱诗会”推出专刊选登了其中部分获奖诗歌。
2023年12月27日,由当代广西杂志社、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民族报社、《广西文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与文学叙述——“石榴籽·向未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暨民族文学新著发布会在自治区博物馆举行。其中的新著发布包括了《壮美家园——“岜莱诗会”作品选析》,自治区文联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自治区民宗委二级巡视员盘誉春,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石才夫,著名作家黄佩华,著名诗人又见等共同为该书揭幕。
2023年12月1日,“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广西民族报社“岜莱诗会”与多民族作家座谈会”成功举行,自治区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翚永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广西民族报社文学顾问黄佩华、覃瑞强,特邀嘉宾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石朝雄、广西三月三杂志社社长韦花荣,以及活跃在文学创作一线的壮、汉、瑶、苗、毛南、仫佬等多民族广西作家等近50人参加会议。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广西故事,为广西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凝聚精神力量,大家为“岜莱诗会”文学品牌的提升出谋划策。会议期间,举行了多民族作家签约仪式,广西民族报社与创作壮文作品为主的余执、钟希增、凌秀香、谭喜花、陆婉珍、黄志伟、黄华婷等10位壮族作家签约,与创作汉文作品的丘文桥、徐仁海、桐雨、牛依河、丽君、周敏、韦斯元等8位多民族作家签约。本次签约作家共18人,其所在地域涵盖南宁、柳州、百色、河池、来宾、防城港等地。
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理应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用心用情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岜莱诗会”同样如此,需要站位高远才能在品牌之路上越走越远。正如自治区文联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在“石榴籽·向未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暨民族文学新著发布会上呼吁:“要加强民族文学创作组织策划,对标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重大文学行动,广西作协、出版社、文学刊物、研究机构团体、媒体单位共同协作,做好广西民族文学的中长期规划,推动广西民族文学事业繁荣发展。”2024年的“岜莱诗会”必将在落实这些文学主题上,策划更多更大有影响力的文学活动,共同将“岜莱诗会”逐步推向全国,让更多的诗人用诗歌力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丘文桥,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民族报社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