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道芝) 1月12日,广西民族大学在相思湖校区举行文化研习基地的启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广西民族大学有关职能部门、文化研习基地有关展馆负责人,参建各单位代表,学校师生代表,中央及广西近20家主流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
启用仪式上,文化研习基地、校史馆、广西现代文学馆、语言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和东盟文化馆等相继揭牌。
启用仪式结束后,在文化研习基地二楼会议室召开文化研习基地启用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文化研习基地总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是广西民族大学“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集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实训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场馆,内设校史馆、广西现代文学馆、语言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东盟文化馆等常设展馆展厅。
其中,校史馆浓缩了建校70多年来的历史精华,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广西现代文学馆展示了广西现代文学概况、广西文学地理和各时期的广西现代文学,是广西民族大学乃至广西面向东盟的文学桥头堡。语言博物馆通过展示语言文字等相关实物、古籍经典、图书等材料,大力推广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体现语言多样性和研究应用价值。民族博物馆设有广西简史展区、广西世居民族展区和东南亚民族展区,常年举办各种基本陈列、专题陈列、民族文化科普、学术讲座以及文艺表演等活动。东盟文化馆是全国唯一一家高校东盟国情与文化专题博物馆,充分呈现东盟各国的国情概况、历史文化以及与中国(广西)的友好交往。未来广西民族大学将把文化研习基地作为学校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作为该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