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族宗教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化:紧扣“四个强化”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平果:科普进校园 点亮科技梦
广西多地举办活动庆祝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富川石枧村举行广西民族特色村寨揭牌仪式
田林司法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法治文化教育活动
2024年全国“村晚”主会场花落柳州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化:紧扣“四个强化”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 打造“美食驱动”战略、安置区“五联五融”创建模式等举措,促进全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强化美食驱动。大化立足长寿、生态和民族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把美食作为支点,出台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三品一标”品牌,全力推动特色农业、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2022年以来,共接待游客突破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荣获“中国长寿特色美食之乡”“中国康养美食之乡”“中国绿色食材基地”“全国生态食材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强化“五联五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五联五融”模式,即党群联结,党员干部与各族搬迁群众互嵌交融;文化联心,民族团结与意识形态互嵌交融;景城联建,民族元素与城镇建设互嵌交融;产业联营,搬迁后续与就业创业互嵌交融;警民联创,民族事务与社会治理互嵌交融 ,推进安置区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各族搬迁群众互嵌交融,确保各族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22年6月,古江安置区获评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大化布努瑶达吽小镇成为广西全区“夜经济”标杆,被评为广西文化旅游改革创新案例,荣获“广西旅游休闲街区”称号。

强化联动教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青少年交流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同上一节课、联合学习竞赛、共办文艺表演等形式,深入开展 “一对一,手拉手”“手拉手心连心 中华民族一家亲”等结对交流活动,增进师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引导中小学校创新探索“党建+民族团结+教学教研交流研讨会”模式,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美。

强化法治建设。结合安置区各族搬迁群众民族特点,坚持以“调百家事、解千家难、暖万人心”为原则,因地制宜,创新设置“呗侬”调解室、“老庚”警务室,成立“双语巡回法庭”“水上法庭”,化解各族搬迁群众间的矛盾纠纷。组织精通壮语瑶语的干部职工等担任人民陪审员,开展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工作,做到早排查、早化解,把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解决好各族群众的小事、难事,打通服务各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爱民拥警”工程。

(蓝本能)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