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岜莱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过素年
过三峡
最美的姿态
明信片里的祝福
在大车坪找回童年
庆祝元旦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素年

□ 姚素青
 

凌云县,这座蕴藏着深厚历史的文化古城,因四条蜿蜒的河流在此交汇,故旧时又被称作泗城。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姚姓家族,他们分布在县城及周边村落,共同维系着一个古老而独特的习俗——过素年。每逢春节,姚姓家族,家家户户先是庆祝荤年,随后便是素年。

荤年,即农历腊月廿九或小月廿七,姚姓家族聚集一堂,共享荤食。随着晚餐的结束,家族成员们用草木灰清洗锅碗瓢盆,桌椅器皿,仿佛用这种方式,洗去旧岁的尘埃,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而素年,顾名思义,是以素食来过年的一天。在这天,家族成员不会外出,而是齐心协力,共同烹饪素食佳肴。

在素年里,豆腐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怀。家族成员们遵循着古老的习俗,将黄豆浸泡于夜色之中。月光下,黄豆悄然吸收水分,静候着化作豆腐的奇迹。

黎明时分,饱满的黄豆被提起,与清澈的山泉水相融合,共同走进转动的磨盘里。豆浆细细流淌,轻轻滑入木桶,散发出自然的清香。随后是豆浆的烹煮,豆渣与豆浆的分离,然后豆浆再度煮沸,添入石膏水,一个个工序环环相扣。豆腐脑在时间中凝固,当筷子能在其中直立,就是豆腐成型的时刻。它被轻柔地倒入模具,棉布包裹,重物压制。豆腐成形后,它被巧妙地切割,每一刀都是匠心的体现。茶油的热情拥抱,赋予了它金黄酥脆的外衣。而那轻轻割开的一刀,便是为它填入更多故事的开始——木耳、粉丝、韭菜,这是豆腐酿的灵魂。简单而精致的烹饪,仿佛是对这道菜的最后敬意。轻轻地将豆腐酿放入沸水中,只需一点点盐,就能留住豆腐的本真。这样,一道充满匠心的素食佳肴便呈现在眼前。吃着它,我们不仅是在品尝食物,更是在体验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饭豆粑粑,在素年的节庆中,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诗意的时光。春日里,在耕种人手中滑落的玉米种子间,点缀几粒饭豆,它们沐浴在雨露之中,在土壤里发芽、生长。秋风起时,饭豆被细心地摘取,晒干后收藏起来,等待着素年的到来。

素年的前一夜,将饭豆放在水中浸泡,翌日捞出,再用水滋润,直至它们柔软绵长,才沥去水分。在锅中,茶油舞动着,炒香的饭豆在不停旋转,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撒入的葱花不仅增添了一抹鲜绿,更是为这道佳肴点缀了一丝生命的活力。此时,一旁静候的糯米粉,终于有了施展的舞台。这不是市售的普通糯米粉,而是经过石磨慢慢磨制的米浆,沉淀、倒去多余水分后,形成的糯米粉团。取一团半拳大小的糯米粉,揉搓成球形,再将其掏空,放入炒香的饭豆,轻轻封口,再次把它搓成圆润的团状。油锅中,油温升至九成热,缓缓地将包裹着饭豆的糯米团滑入。它们在油中翻滚,直至外皮呈现出金黄色泽,轻盈地浮起。这时,饭豆粑粑终于完成了它的蜕变。端上桌的饭豆粑粑,外皮酥脆,内里糯软,饭豆的香味与糯米的甘甜完美融合。一口咬下,让人回味无穷。在素年的这刻,每一粒饭豆,每一抹糯米粉,都讲述着故乡的故事,呼唤着远方游子的心。

泡炒米,这道传统佳肴的制作过程犹如一段艺术旅程。首先是严选原材料,家族成员们会挑选那些颗粒饱满、粘性十足、纯净无瑕的优质糯米,精心筛除碎米,然后将其浸泡一整夜,以唤醒米粒中沉睡的香气。接下来是精心蒸煮,将泡润的糯米捞出,铺于竹箕之上,接着倾洒适量的米糖,细心拌匀,确保每一粒糯米都沾染上甜蜜的味道。随后,将其置于蒸笼中,用文火缓缓蒸煮,直至米粒熟透、香气四溢。

碓臼处理熟米更是讲究,需要将熟糯米拌入恰当量的茶油,让其静置12小时,使每一粒米都沾染上茶油的清香,然后分批用碓臼精细舂打,不断翻动米粒,直至每一粒糯米都被均匀舂扁。随后将铁锅用猛火加热,投入适量的扁熟米,随着火力的加强,米粒在锅中欢快跳跃,逐渐变成金黄蓬松的米花。最后是糖油的熬制,选择黄糖或白糖,加入清水和几块新鲜的姜块,用慢火熬煮,直到糖油浓稠,泛起细腻的白泡。在竹箕堆放好香脆的米花,迅速浇上刚煮好的糖油,将米花与糖油充分混合,趁糖油未凝固之际,迅速揉搓成圆团,用保鲜膜紧密包裹,以保留其最佳风味。闲暇时,取出一个,放入碗中,冲入沸腾的开水,一碗热气腾腾的泡炒米便完成了。它不仅温暖了胃,更温暖了心。

当然,素年的餐桌上还有更多精致的美食,比如韭菜饼的香气四溢,红糖汤圆的甜蜜,南瓜饼的柔软,以及木耳炒笋干的鲜美。尽管这些都是素食,但它们独特的风味,足以让人垂涎和回味。

除了美食,素年这天还充满了欢声笑语和丰富的娱乐活动。家庭的每个成员,无论大小,都在这天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年中最为完整和欢乐的画面。孩子们在外面放鞭炮,吹气球,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青年们则围坐一起,沉浸在纸牌的乐趣中。而家中的长辈们,男士们挥毫笔墨写对联,女士们则聚在一起,说着家长里短。

随着斋饭的结束,族人们或是祭拜祖先,表达对前辈的敬仰和怀念;或是守岁,迎接新的一年;或是堂屋里进香,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这天,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美食的盛宴,更是一次家族团聚的温馨仪式。

幼时,素年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可以吃到各种美味的特别日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开始明白,素年象征着节俭与朴素,不仅是对先辈们生活方式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赓续。在这天,不仅仅是食物的转换,更是心灵的净化,是一种对生活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每当素年来临,我总会回想起童年的记忆。那时的我,坐在火炉旁,看着母亲熟练地制作豆腐,聆听着她讲述关于素年的故事。她的话语中流露出对这个习俗的骄傲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我仿佛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到那些过去岁月的影子,那些简朴而美好的日子。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简单生活的美好,许多传统习俗逐渐被遗忘。然而,在姚姓家族,素年的传统仍然被严格遵守。无论身在何处,家族的成员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将这份传统传承下去。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加珍惜这个传统。我学会了如何制作豆腐,如何烹饪那些素食。我开始向我的孩子讲述素年的故事,希望他们也能理解并传承下去。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下一篇4  
 
   
   
   


版权所有 广西民族报

联系电话:0771-5528076 5559552
传真:0771-5528087 电子邮箱:gxmzbw@163.com
地址:广西南宁市桂春路16号 邮政编码:530028
 

关闭